• 软件测试技术
  • 软件测试博客
  • 软件测试视频
  • 开源软件测试技术
  • 软件测试论坛
  • 软件测试沙龙
  • 软件测试资料下载
  • 软件测试杂志
  • 软件测试人才招聘
    暂时没有公告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探索Linux启动过程

发布: 2007-7-04 12:06 | 作者: admin | 来源:  网友评论 | 查看: 9次 | 进入软件测试论坛讨论

领测软件测试网

参阅CU上的很多关于rc的帖子,于是非常想弄清楚Linux/Unix到底是如何启动的?rc脚本有是如何起作用的?

幸亏goole什么都知道。

罗列一篇,方便类我等菜鸟来温习和查阅,以Solaris为例

按下电源,首先是BIOS取得系统控制权,BIOS进行最初的引导工作,然后交控制权交给引导分区,由引导分区加载内核并调用start_kernel函数。

内核首先引导核心数据结构的初始化,在start_kernel函数中完成如下工作:

  • 输出Linux版本信息(printk(linux_banner))
  • 设置与体系结构相关的环境(setup_arch())
  • 页表结构初始化(paging_init())
  • 使用"arch/alpha/kernel/entry.S"中的入口点设置系统自陷入口(trap_init())
  • 使用alpha_mv结构和entry.S入口初始化系统IRQ(init_IRQ())
  • 核心进程调度器初始化(包括初始化几个缺省的Bottom-half,sched_init())
  • 时间、定时器初始化(包括读取CMOS时钟、估测主频、初始化定时器中断等,time_init())
  • 提取并分析核心启动参数(从环境变量中读取参数,设置相应标志位等待处理,(parse_options())
  • 控制台初始化(为输出信息而先于PCI初始化,console_init())
  • 剖析器数据结构初始化(prof_buffer和prof_len变量)
  • 核心Cache初始化(描述Cache信息的Cache,kmem_cache_init())
  • 延迟校准(获得时钟jiffies与CPU主频ticks的延迟,calibrate_delay())
  • 内存初始化(设置内存上下界和页表项初始值,mem_init())
  • 创建和设置内部及通用cache("slab_cache",kmem_cache_sizes_init())
  • 创建uid taskcount SLAB cache("uid_cache",uidcache_init())
  • 创建文件cache("files_cache",filescache_init())
  • 创建目录cache("dentry_cache",dcache_init())
  • 创建与虚存相关的cache("vm_area_struct","mm_struct",vma_init())
  • 块设备读写缓冲区初始化(同时创建"buffer_head"cache用户加速访问,buffer_init())
  • 创建页cache(内存页hash表初始化,page_cache_init())
  • 创建信号队列cache("signal_queue",signals_init())
  • 初始化内存inode表(inode_init())
  • 创建内存文件描述符表("filp_cache",file_table_init())
  • 检查体系结构漏洞(对于alpha,此函数为空,check_bugs())
  • SMP机器其余CPU(除当前引导CPU)初始化(对于没有配置SMP的内核,此函数为空,smp_init())
  • 启动init过程(创建第一个核心线程,调用init()函数,原执行序列调用cpu_idle() 等待调度,init())

至此start_kernel()结束,基本的核心环境已经建立起来了。

start_kernel最后一项是启动了init函数,接着由它来完成外设的初始化

  • 总线初始化(比如pci_init())
  • 网络初始化(初始化网络数据结构,包括sk_init()、skb_init()和proto_init()三部分,在proto_init()中,将调用protocols结构中包含的所有协议的初始化过程,sock_init())
  • 创建bdflush核心线程(bdflush()过程常驻核心空间,由核心唤醒来清理被写过的内存缓冲区,当bdflush()由kernel_thread()启动后,它将自己命名为kflushd)
  • 创建kupdate核心线程(kupdate()过程常驻核心空间,由核心按时调度执行,将内存缓冲区中的信息更新到磁盘中,更新的内容包括超级块和inode表)
  • 设置并启动核心调页线程kswapd(为了防止kswapd启动时将版本信息输出到其他信息中间,核心线调用kswapd_setup()设置kswapd运行所要求的环境,然后再创建 kswapd核心线程)
  • 创建事件管理核心线程(start_context_thread()函数启动context_thread()过程,并重命名为keventd)
  • 设备初始化(包括并口parport_init()、字符设备chr_dev_init()、块设备 blk_dev_init()、SCSI设备scsi_dev_init()、网络设备net_dev_init()、磁盘初始化及分区检查等等,device_setup())
  • 执行文件格式设置(binfmt_setup())
  • 启动任何使用__initcall标识的函数(方便核心开发者添加启动函数,do_initcalls())
  • 文件系统初始化(filesystem_setup())
  • 安装root文件系统(mount_root())

这些步骤结束后,init()搜索文件系统中的init程序,并创建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init进程,它是系统所有进程的起点,进程ID=1。

在启动了的Solaris下,利用 "$ps -p 1" 可以查看该进程,输出如下:

PID TTY TIME CMD
1 ? 0:01 init

接下来init进程读取/etc/inittab文件,来决定下一步如何做。

inittab是以行为单位的描述性(非执行性)文本,每一个指令行都具有以下格式:

id:runlevel:action:process 其中id为入口标识符,runlevel为运行级别,action为动作代号,process为具体的执行程序。

id一般要求4个字符以内,runlevelinit所处于的运行级别的标识,一般使用0-6以及S或s(S或s表示单用户模式)。

action字段则告诉init进程,如何对待process字段指定的进程:当inittab中各行的runlevel值与当前运行级别匹配时,指定的action才被执行。

但有几个特殊的action:

initdefault是一个特殊的action值,用于标识缺省的启动级别;当init由核心激活以后,它将首先读取inittab中的initdefault项,取得其中的runlevel,并作为当前的运行级别。

sysinit、boot、bootwait等action将在系统启动时无条件运行,而忽略其中的runlevel,即不管当前运行级别是什么,它都执行,并且是优先执行。其余的action(不含initdefault)都与某个runlevel相关。

我的Solaris9中的/etc/inittab如下

ap::sysinit:/sbin/autopush -f /etc/iu.ap #action=sysinit, 该行不管在什么运行级别下,都运行
ap::sysinit:/sbin/soconfig -f /etc/sock2path #同上
fs::sysinit:/sbin/rcS sysinit >/dev/msglog 2<>/dev/msglog
is:3:initdefault: #该行action=initdefault,表明系统的默认运行级别是3
p3:s1234:powerfail:/usr/sbin/shutdown -y -i5 -g0 >/dev/msglog 2<>/dev/msglog
sS:s:wait:/sbin/rcS >/dev/msglog 2<>/dev/msglog
s0:0:wait:/sbin/rc0 >/dev/msglog 2<>/dev/msglog
s1:1:respawn:/sbin/rc1 >/dev/msglog 2<>/dev/msglog
s2:23:wait:/sbin/rc2 >/dev/msglog 2<>/dev/msglog
s3:3:wait:/sbin/rc3 >/dev/msglog 2<>/dev/msglog
s5:5:wait:/sbin/rc5 >/dev/msglog 2<>/dev/msglog
s6:6:wait:/sbin/rc6 >/dev/msglog 2<>/dev/msglog
fw:0:wait:/sbin/uadmin 2 0 >/dev/msglog 2<>/dev/msglog
of:5:wait:/sbin/uadmin 2 6 >/dev/msglog 2<>/dev/msglog
rb:6:wait:/sbin/uadmin 2 1 >/dev/msglog 2<>/dev/msglog
sc:234:respawn:/usr/lib/saf/sac -t 300 #在2,3,4运行级别下都执行
co:234:respawn:/usr/lib/saf/ttymon -g -h -p "`uname -n` console login: " -T sun -d /dev/console -l console -m ldterm,ttcompat

去man inittab吧,什么都讲了 :)

接着看我的inittab文件,当action=sysinit的行执行完之后(前三行),将执行runlevel=3的行,即“ s3:3:wait:/sbin/rc3 ”。查找了一下,/sbin/rc3是一个shell脚本,用于初始化在运行级别3的系统。因此/etc/inittab中已经定义好了在运行级别X下,就运行 /sbin/rcX,那/sbin/rcX到底是什么?

cat一下/sbin/rc3,看看,重要的几行代码如下:

[ $_INIT_PREV_LEVEL = 2 -o $_INIT_PREV_LEVEL = 4 ] && \
echo 'Changing to state 3.' #如果以前运行级别是2或4,则打印信息“切换到状态三”

#如果运行级别!=4而且存在/etc/rc3.d这个目录,则停掉所有以K开始的脚本中的服务或程序,启动所有以S开始的脚本中的服务或程序

if [ $_INIT_PREV_LEVEL != 4 -a -d /etc/rc3.d ]; then
for f in /etc/rc3.d/K*; do
if [ -s $f ]; then
case $f in
*.sh) . $f ;;
*) /sbin/sh $f stop ;;
esac
fi
done

for f in /etc/rc3.d/S*; do
if [ -s $f ]; then
case $f in
*.sh) . $f ;;
*) /sbin/sh $f start ;;
esac
fi
done
fi


那就再追踪到/etc/rc3.d下面去,好累啊 :(

#cd /etc/rc3.d

K42amserver S13kdc.master S15nfs.server S34dhcp S50apache S52imq S77dmi S81volmgt S89sshd
README S14kdc S16boot.server S42amserver S50san_driverchk S76snmpdx S80mipagent S84appserv S90samba

哦,都是些程序或进程的启动脚本,S开头是启动脚本 K开头是停止脚本。这正是/sbin/rc3这个shell脚本中设定的执行方式。

例如:S90samba 代表一个启动samba服务的脚本,90表示启动顺序编号。 K42amserver代表结束服务的脚本。

rc程序执行完毕后,系统环境已经设置好了,下面就该用户登录系统了,终于结束了。

最后看张图,画的很清楚

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return imgzoom(this,550)">
参考:

http://chinaunix.net/jh/4/31269.html

http://www-128.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kernel/startup/index.html#2

http://www.yesky.com/SoftChannel/72350098490654720/20040208/1766282.shtml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


关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 领测软件测试网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领测软件测试网)|领测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北京理工科技大厦1402室 京ICP备2023014753号-2
技术支持和业务联系:info@testage.com.cn 电话:010-51297073

软件测试 | 领测国际ISTQBISTQB官网TMMiTMMi认证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领测软件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