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测试技术
  • 软件测试博客
  • 软件测试视频
  • 开源软件测试技术
  • 软件测试论坛
  • 软件测试沙龙
  • 软件测试资料下载
  • 软件测试杂志
  • 软件测试人才招聘
    暂时没有公告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从软件测试用例看测试的问题及变化

发布: 2010-12-01 10:42 | 作者: 不详 | 来源: 领测测试网采编 | 查看: 50次 | 进入软件测试论坛讨论

领测软件测试网

  首先我们需要纠正一个态度,很多人认为黑盒测试的技术含量不高,可思考可拓展的内容不多,主要的工作就是用鼠标在那里瞎点,于是很多“高级”的技术方法都试图与黑盒测试划清界限。但测试人员发现的bug有80%以上都是黑盒测试发现的,手工操作软件仍是目前检验软件质量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如何在黑盒测试中做到测试驱动开发?我认为可以从用例级别做起,以业务用例指导实现的结果。

  开发人员通常比较关注技术,对于业务上的理解容易忽视并出现偏差,而需求文档又不会很全面的指出应该实现怎样的结果,这就使得从业务到功能出现一个“阅读上的障碍”,如果最后发现程序错了还需返工,这样耗费的人力物力就非常大了。测试人员和最终用户不用过分关心软件实现的细节,所以以业务用例驱动开发,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给出一个明确的预期结果,指导开发人员如何界定是否达成目标,同样这也需要运用测试中的各种方法,列举出业务流程里数据的等价类和边界值。

  业务用例的构造要先于程序实现,与需求和开发人员沟通一致,并以此作为一个基准,保证程序实现不会出错,还能对整个软件的进度和质量有一个很好的估计和度量。业务用例可以不关注程序的界面,但一定要有数据的支持。这就是测试主导变化的另一点“数据记录变化”。

  我们不仅要应对变化,还要记录变化,使测试用例成为对程序持续性的监控,数据可以作为最基本、最简单的支持。当一个业务很复杂时可以拆分成段(业务段与程序中以窗体或页面的划分是不一样的),使用典型的用例方法列出实际输入和预期结果。我们希望数据能做到通用和共享,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建立一个“数据库”,每个业务用例都从“数据库”中取得输入数据和预期结果,这个数据只是针对业务入口和出口的,当程序内部设计变更时,保留的数据不会因此而作废。举一个例子,例如我的程序要从某种文件中读取数据并计算结果,一段时间后程序内部字段增加了,如果是以保存的文件附件方式提供数据,则现在程序很可能就打不开这个文件了。使用“数据库”指导测试人员可以在变化的程序里直接针对业务输入,而不关心程序内部结构。

  再进一步的话“数据库”就开始涉及到程序内部的接口,属于单元和集成测试,这需要开发人员的配合。

  2、为用例标明时间(版本)和优先级

  为测试用例标明时间或版本可以起到一种基准的作用,标明项目进度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使用例直接和需求基线、软件版本对应。同样这需要规范流程,也是对变更的一种确认和控制。或者可以为用例增加一个状态,指明这个用例目前是否与程序冲突,当程序变更时改变用例的状态,并更新用例版本。

  为测试用例标明优先级可以指出软件的测试重点、用例编写的重点,减少用例回归的时间,增加重点用例执行的次数,帮助项目组新人尽快了解需求,在自动化测试的初期也可以参考这个优先级录制脚本。

  3、功能用例与业务用例分开组织

  为业务用例单独开辟出一种分类,将功能用例与业务用例分开组织,按照不同关注点列举执行路径。业务用例应在开发前或同期编写,帮助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明确业务,了解正确流程和错误流程。功能用例更依赖于程序界面的描述,但功能用例并不等于使用说明。对某些模块的等价类、边界值测试会发现很多严重的bug,也许与业务无关,但用户往往很容易这样操作(例如登录名,你是否考虑到很长的名字,或者用户的键盘有问题,总是敲入n多空格在里面,这与业务无关,但程序将会怎样处理?)。

  4、审核用例,结对编写

  测试组长或经理对用例进行审核可以做到用例的补充和校对,但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就是结对编写测试用例(前提是你有两个以上的测试人员),内部审核。

  测试用例不是自己编写自己执行,它需要其他测试人员都能读懂且明白目标所指。结对编写可以尽量减少个人的“偏好习惯”,同时也能拓展思维,加强测试重点的确认,小组内部达到统一。一定程度上结对编写也可以减少组长或经理对用例的管理负担,提高组员的参与积极性。

  四、发展

  上面的这些解决方法只是一种建议,具体如何实施到项目中还需根据情况而定。同时即使我们正在积极的寻求改变,我们还是会碰到无数的新问题和新苦恼,也许会比以前更为众多,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

  可以看到测试的发展方向很多很广,即使传统的黑盒测试并不是毫无新意,高级的测人员必须同时在测试技巧和专业领域方面都有很高的“修为”。测试工作怎样更适合我们而发展,将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

延伸阅读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

33/3<123

关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 领测软件测试网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领测软件测试网)|领测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北京理工科技大厦1402室 京ICP备10010545号-5
技术支持和业务联系:info@testage.com.cn 电话:010-51297073

软件测试 | 领测国际ISTQBISTQB官网TMMiTMMi认证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领测软件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