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模型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也就是说,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W模型有利于尽早地全面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人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这将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
但W模型也存在局限性。在W模型中,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行的,同时,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一阶段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一个阶段工作。这样就无法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着困惑。
图1-2 软件测试W模型
H模型
V模型和W模型均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如前所述,它们都把软件的开发视为需求、设计、编码等一系列串行的活动,而事实上,这些活动在大部分时间内是可以交叉进行的,所以,相应的测试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次序关系。同时,各层次的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也存在反复触发、迭代的关系。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专家提出了H模型。它将测试活动完全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流程,将测试准备活动和测试执行活动清晰地体现出来,如图1-3所示。
图1-3 软件测试H模型
这个示意图仅仅演示了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某个层次上的一次测试“微循环”。图中标注的其他流程可以是任意的开发流程。例如,设计流程或编码流程。也就是说,只要测试条件成熟了,测试准备活动完成了,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或者说需要)进行了。
H模型揭示了一个原理: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H模型指出软件测试要尽早准备,尽早执行。不同的测试活动可以是按照某个次序先后进行的,但也可能是反复的,只要某个测试达到准备就绪点,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开展。
其他模型
除上述几种常见模型外,业界还流传着其他几种模型,例如X模型、前置测试模型等。X模型提出针对单独的程序片段进行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此后通过频繁的交接,通过集成最终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前置测试模型体现了开发与测试的结合,要求对每一个交付内容进行测试。这些模型都针对其他模型的缺点提出了一些修正意见,但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周到的地方。所以在测试过程管理中,正确选取过程模型是一个关键问题。
1.3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选取策略
前面介绍的测试过程模型中,V模型强调了在整个项目开发中需要经历的不同的测试级别,但忽视了测试的对象不应该仅仅是程序。而W模型在这一点上进行了补充,明确指出应该对需求、设计进行测试。但是V模型和W模型都没有将一个完整的测试过程抽象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流程,这并不适合当前软件开发中广泛应用的迭代模型。H模型则明确指出测试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只要测试条件成熟了,就可以开展测试。
在实际测试工作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应用各模型中对项目有实用价值的方面,不能强行的为使用模型而使用模型。在测试实践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以W模型作为框架,及早的、全面的开展测试。同时灵活运用H模型独立测试的思想,在达到恰当的就绪点时就应该开展独立的测试工作,同时将测试工作进行迭代,最终保证完成测试目标。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