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况驱动旨在为到最终产品为止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回溯到用户的真正需求。以体系结构为中心是指关注体系结构模式的开发,以引导后续系统,保证系统的平滑演进。每一次迭代包括迭代计划、迭代评价和一些具体活动。关于核心工作流中的五个活动: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较好理解,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对RUP的四个阶段要做的工作做一阐述。
----1. 初始阶段
----本阶段确定所设立的项目是否可行,具体要做如下工作:
对需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确定系统中的大多数角色和用况,但此时的用况是简要的。对给出的系统体系结构的概貌,细化到主要子系统即可。
识别影响项目可行性的风险。
考虑时间、经费、技术、项目规模和效益等因素。
关注业务情况,制订出开发计划。
----2. 细化阶段
识别出剩余的大多数用况。对当前迭代的每个用况进行细化,分析用况的处理流程、状态细节以及可能发生的状态改变。细化流程时,可以使用程序框图和合作图,还可以使用活动图、类图分析用况。
对风险的处理。
----需求风险 考虑项目的目标是否偏离了用户的需求。为解决需求风险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以及各需求的优先度,还应尽量列出所有的用况,至少列出重要的用况,并要建立领域的概念模型。
----技术风险 考察所选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建立原型是解决技术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
----技能风险 考虑实施项目的人员素质能否胜任项目的要求。
----政策风险 考虑政策性的因素对项目的影响。
----● 进行高层分析和设计,并作出结构性决策。
----所产生的基线体系结构包括用况列表、领域概念模型和技术平台等。以后的阶段对细化阶段建立的体系结构不能进行过大的变动。
----● 为构造阶段制订计划。
----细化阶段完成,意味着已经完成了如下的任务:用况完全细化并被用户接受;完成概念验证;完成类图;开发人员能给出项目估算(可分为精确、人月和无法估算);基于用况考虑了所有风险(可分为高风险、可能的风险和不可能的风险),并制订了相应的对策和计划;对用况标出优先级(可分为必须先实现、短期内实现和长期实现)。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