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聚焦国内银行核心业务系统
关于银行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的问题历来颇有争议。远有1997年6月由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发起的“中国建设银行新一代柜面业务系统上海ES9000实施项目”(简称建行CCBS),近有2002年11月28日正式签约的中信银行第三代核心业务系统项目(简称中信C3)。如今,中国银行业面对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已没有几年前那种得意志满的自信和速战速决的决心,取而代之的是只干不说的低调的逐步推进的耐心。
有业内人士指出,CCBS项目和C3项目有一些类似的地方,都耗资不菲,都是“一把手”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也都遭到了一些业务部门的质疑和反对,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领导更替,而项目本身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变数以及变数所带来的结果,也都给自身信息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代表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的国外核心业务系统在中国为何用不起来?是寄希望IT系统推动业务流程和管理架构变革的指导思想不切实际还是执行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有误?在中国金融行业仍处于改革开放过程的现阶段,全盘引进洋系统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模式之争
自2002年中信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商业银行全盘引进国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以来,有关中国银行业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问题再度引起关注。有业内人士估计,未来3~5年,在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下,国内将出现银行业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的高潮。还有专业人士认为,全面引进核心软件是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银行没有第二种选择。
在业内一片“引进”之声中,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原总经理单怀光冷静地指出,全面引进并非最佳之选。他认为,“首先,尽管国外的系统在功能和总体构架上较国内先进,但是我国的金融行业仍处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之中,而且,这个时期还将继续很长一段时间。改革就是破除旧制,建立新制,这是一个要影响方方面面的社会工程,绝非一蹴而就。在这个时期硬把国外的东西拿来用于国内,不进行大的修改是不可能的,修改的工作量基本在一半以上,即半数可用,半数或大半要修改,或者说只留下了个构架,主要功能模块都被修改过。这在早期国内尚无研发金融应用系统经验的时候是可行的,如中国工商银行早期引进SAFE就是如此。今天再做这样的事,其难度要比当初大得多。
“其次,引进的风险较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一夜之间就要求改变旧制,遵从新规,人们会感觉很难接受,对于新系统的实施抵触情绪会很大,再者改革动到了谁的‘奶酪’,谁就会为其自身利益‘奋不顾身’。因此,引进来的新系统是改也不行,不改也不行,要想将这样系统投产,其风险是很难预料的。
“再次,国外的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所使用的系统仍然是十多年前,甚至更早开发的老系统,只是在这样的系统上增加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功能而已,其结构框架也未必先进,这些系统也都在考虑自身的产品换代的问题。最后,投入过大,引进一个国外的应用系统动辄千万美金,甚至上亿,其投入是国内自行研发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不经济。”
在单怀光看来,国内许多银行的应用系统的概念并不落后,诸如以客户为中心、综合柜员制、全行一本账、多币种、多渠道、多机构、参数化以及24小时运作等均已能满足现在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国外的系统功能也不过如此。仅这些功能,也不是所有银行都能充分利用的。中国工商银行的实践证明,中国的银行完全有能力研发一个适合自己的系统。
自主开发的好处是银行可以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有利于后续的系统维护、升级,但是对银行自身IT能力要求很高,并且系统建设周期较长,对于拥有较强开发实力的工商银行来说,自主开发不失为明智之举。而中小商业银行IT基础相对薄弱,急需一个先进系统应对国际竞争,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被看做是其实现“后发优势”,快速与国际接轨的“捷径”。
据业内有关人员介绍,现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之所以在全球被广为接受,因为它既能够对数据、风险和客户资源进行统一配置,还能塑造出各个银行富有个性的核心竞争力。其参数化配置和模块化产品搭建理念,给银行提供了一个灵活的产品设计平台,这个平台上的产品可以在各种服务渠道上共享,体现了渠道整合和业务统一的思路。同时在这个平台上设计的产品符合国际银行业行业标准,这就如同帮助国内银行业务部门掌握了国际通用语言。
该人士同时指出,2007年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开放,届时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环境和经营环境都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趋势、引进外来战略投资的举措以及竞争的压力,必将大幅度加快金融行业改革的进程,引发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管理体制变革、组织架构调整,此时正是全面引进观念领先的国外核心业务系统的最好时机。
神州数码金融行业软件本部总经理董其奇则认为,引进是一步到位的做法。他指出,国外的核心业务系统发展历史长,适应市场化的运作,管理理念先进,功能丰富,能够真正支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和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核算,是银行走向国际的最佳助手。虽然国外系统价格相对较高,但国外系统往往有10年以上的生命力,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满足银行发展的需要。
其实,引进也好,自建也罢,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应用和业务服务,银行最终比拼的是核心竞争力,两种模式打造的核心业务系统也将在核心竞争力的较量中一比高下。
延伸阅读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