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与Inte.net基础 谈到TCP/IP的历史,就离不开Internet的历史。60年代初期,美国国防部委托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研制广域网络互连课题,并建立了ARPAnet实验网络,这就是Internet的起源。ARPAnet的初期运行情况表明,广域计算机网络应该有一种标准化的通讯协议,于是在1973年TCP/IP协议诞生了。虽然ARPAnet并未发展成为公众可以使用的Internet(1990年3月,ARPAnet停止运行),但是ARPAnet的运行经验表明,TCP/IP是一个非常可靠且实用的网络协议。当现代Internet的雏形:美国国家科学基础网(NSFnet)于80年代末出现时,它借鉴了ARPAnet的TCP/IP技术。借助于TCP/IP技术,NSFnet使越来越多的网络联到了一起,最终成为今天的Internet。TCP/IP也成为Internet上广泛使用的标准网络通信协议。 TCP/IP标准由一系列的RFC文档定义,RFC描述了Internet的内部实现机制,以及各种网络服务或协议的定义。TCP/IP标准可以说不是由某个特定组织开发的,它实际上是一些团体所开发的,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意见作为RFC文档发布,但只有被认可的RFC文档才能成为Internet标准。 作为一套完整的网络通信协议结构,TCP/IP协议应称为协议组,除了其核心协议TCP和IP之外,TCP/IP协议组还包括其他一系列复杂的组件,他们包含在TCP/IP协议组的四个层次中。 |
TCP/IP协议组四层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Internet层和网络接口层。每一层都对应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即7层模型)中的一层或多层。如左图所示。 | |
在网络操作系统中安装的TCP/IP协议组件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TCP/IP核心协议。TCP/IP应用程序和TCP/IP协议组中的其他协议都依赖于以下协议提供的基本服务:IP,ICMP,IGMP,TCP和UDP。这些组件与OSI模型及TCP/IP协议之间的关系也在图中表示。 TCP/IP协议组的四层分别描述如下: ●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也称网络访问层)负责将TCP/IP包传送给实际的网络传输媒体以及从网络传输媒体上接收TCP/IP包。TCP/IP可以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上,比如局域网技术中的以太网和令牌环,广域网技术中的X.25和帧中继等。网络接口层相当于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
TCP/IP协议组的四层分别描述如下:
●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也称网络访问层)负责将TCP/IP包传送给实际的网络传输媒体以及从网络传输媒体上接收TCP/IP包。TCP/IP可以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上,比如局域网技术中的以太网和令牌环,广域网技术中的X.25和帧中继等。网络接口层相当于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 Internet层
Internet层负责地址解析,数据包的打包解包,路由选择。Internet层的主要协议包括IP,ICMP,IGMG。
Internet Protocol(IP)是一个路由选择协议,主要负责IP地址设定,路由选择,数据包的封装和重组;地址解析协议(ARP)用于将Internet层的地址转化为网络接口层的地址,一般为硬件地址;Internet 控制信息协议(ICMP)对IP数据包的传送进行差错控制,对未能完成传送的IP数据包给出出错的原因;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对IP分组广播进行控制。
● 传输层
传输层(又称主机-主机传输层)向应用层提供会话和数据报文传输服务。其核心协议为传输控制协议(TCP)和数据报协议(UDP)。
TCP提供的是点到点的,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服务。TCP协议负责建立TCP连接,确保数据报传输的顺序和传输无错,也负责连接期间丢失数据包的恢复。
UDP提供的是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UDP协议一般用于数据量比较小的传输,应用层或者传输层之上的某层协议提供了确保可靠传送的机制。● 应用层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访问其他层协议的服务,定义应用程序交换数据时所使用的协议。广泛使用的应用层协议都是用于交换用户信息的。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用于传送World Wide Web上的网页文件的;文件传输协议(FTP)用于交互式文件传输;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用于传输电子邮件的;Telnet,虚拟终端协议,用于远程登陆主机。
此外,应用层还有很多其他协议,以方便对TCP/IP网络的使用和管理。域名系统(DNS)是进行主机名和IP地址相互转化的协议;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在IP网络上的路由器之间进行路由信息交换的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用于网络控制结点和网络设备(路由器,网桥,智能集线器)之间网络控制信息的收集和交换。
IP地址
IP地址是用于网络资源定位的唯一性标识符。基于TCP/IP协议通信的主机通过一个逻辑IP地址唯一的区别于网络中其他计算机,从而实现主机的识别。IP地址是网络层地址,它与数据链路层地址(如网络适配器的MAC层地址)是相互独立的。用TCP/IP协议进行通讯的每台主机和网络设备都需要一个唯一的IP地址。
一个IP地址有32位(二进制)。通常将这32位分成4个8位的段,叫8位组。每一个8位组用10进制计算转换为一个0-255之间的十进制数,四个部分用句点"."来分开。下表就是一个用二进制和点分形式表示的IP地址对比例子。
二进制形式 | 点分形式 |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10 00011001 | 192.168.2.25 |
每个IP地址包括网络ID和主机ID两个部分: ● 网络ID(也称网络地址)用来识别被IP路由器划分的同一物理网络中的不同子系统。网络ID通常就是IP地址的前一部分。网络ID在网络中必须是唯一的。 ● 主机ID(也称主机地址)用来标识一台工作站、服务器、路由器,或者网络中其它的TCP/IP主机。主机ID通常就是IP地址的后一部分。相同网络ID中的每个主机地址必须是唯一的。 Internet组织最初按网络规模大小定义了5类地址A~E,通常使用的有A、B、C三类地址。 | |
上左图显示了A类地址的结构。A类地址中的最高高位通常被置为0。下面七位(第一个8位组)组成了网络标识。剩余的24位(最后三个8位组)代表主机ID。每个A类网络可以有至多16777214台主机。 | |
右图显示了B类地址的结构。B类地址分配给中等大小的网络。地址中两个高位通常被置为1,0。后面的14位(组成前两个位组)表示出网络的标识。接下来的16位(后两个8位组)表示主机ID。每个B类网络允许有65534台主机。 |
子网与子网划分 子网是逻辑IP地址的集合,它构造了基本的广播范围。由于Internet上主机数目甚多,即使知道目标主机的IP地址,通常也不能直接对其进行访问。对此,可以将一些主机(即IP地址)划分到特定子网中去,对于主机的通讯请求将首先被定位到对应的子网中去,从而解决上述交通问题。子网和地址类似,也必须保持在网络中的唯一性,这一点是由唯一的网络ID实现的。对子网的划分必须注意保持其唯一性。 | |
子网的划分示通过路由器来实现的。如左图,网络ID为139.12.0.0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联系由路由器断开,所有访问139.12.0.0子网或子网中流出的通信都要通过路由器。 | |
路由器利用子网掩码判断子网的划分方式,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值,它可从任意一个IP地址中把网络ID和主机ID区分开来。具体的说,在子网掩码中:网络ID的相应位被置为1,主机ID的相应位被置为0。在TCP/IP网络上的每个主机需要一个子网掩码,即使是在只有一个分段的网络也必须配置子网掩码。子网掩码常常以点分10进制方式表达。所有位被分为网络ID和主机ID部分后得到的32位数转换成点分10进制形式。 例如,一个IP地址是168.103.88.20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二进制表示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该IP地址所对应的网络ID为168.103.88.0,主机ID为200。 |
Internet主机名与域名 用32位IP地址表示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方法固然有效、可靠,但要求用户记住复杂的数字(IP地址)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事实上,记住网站的域名www.mycorporation.com要比记住IP地址202.109.3.3容易的多。为了在Internet上实现分层的资源命名和地址解析任务,Internet管理机构InterNIC创建和维护了叫做域名系统(DNS)的分层命名空间。DNS是一个类似于磁盘目录结构的一种命名机制。DNS查找主机名称是从最下层的位置开始,通过父域再查到根。网站的全域名(FQDN),即我们使用的网站名称,通常与网站的IP地址对应的,但也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这写内容将在本课程的后续章节详细介绍。 | |
| 根据大家的上网经验,不同类型或地区的网站通常在其域名中包含不同的后缀。这就是DNS系统的层次结构。如左图,域名空间包括:根域,代表命名空间的根,用(null)表示;顶层域,在根下面的那些域,它们代表一种类型的组织。下表列出了Internet顶层域名。例如www.mit.edu这一域名中,www代表主机名称,mit代表组织名称,edu代表该网站所属的组织为的教育机构。又如www.pku.edu.cn这一域名,代表属于中国教育机构的网站;www.microsoft.com代表国际商业公司网站。 |
Windows 2000建站基础 | |||||||||||||||||||
|
IP寻址与DNS
基于IP地址的资源定位方式利用唯一性标记(IP地址)进行资源定位,使数据包通过网络中的一系列路由器到达目标主机所在的子网,再使用ARP地址解析协议得到目标主机的物理地址(网卡硬件地址)。而基于域名系统(DNS)的资源定位方式与上述方式相比,就要多一步域名到IP地址的解析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使用www.mycorporation.com这一域名访问网站之前,计算机必须将该域名解析为IP地址202.109.3.3。
通常的域名解析方式可以分为两类:静态和动态解析。静态解析通常是在客户计算机上维护一个解析文件(通常称为HOST文件),该文件是一个包含若干域名到IP地址映射的文本文件。由于静态解析方式不够灵活,不能及时反映域名的变化,因此其应用范围限于内部Intranet网络等有限领域。至于动态域名解析,也就是我们在Internet中常常使用的DNS解析方式,是利用集中的、被称为DNS名称服务器的计算机进行域名系统的维护和解析。
使用DNS名称服务器进行名称解析的基本过程如下:
1.客户计算机向其配置的DNS服务器发送名称解析请求,例如解析www.mycorporation.com。
2.DNS服务器维护一套本地数据库,包括域名与地址的映射,如果本地数据库中没有用户所请求的地址,客户请求将被转发到其他服务器(授权服务器),本例中转发到".com"根域服务器。
3.如此反复转发直到域名解析成功。解析结果将逐级返回客户计算机的DNS服务器。
4.客户计算机的DNS服务器。将结果返回客户机。
由于网络中同时存在许多DNS服务器,且每一DNS服务器并不一定随时正常工作。所以由必要为每个客户机设置多于一个DNS服务器。为Windows 2000可户机设置DNS服务器的方法如下。
1.右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在弹出菜单上选择【属性】,打开【网络和拨号连接】文件夹,如左图。
2.右击【本地连接】图标,选择【属性】。
3.如中图,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
4.如右图,在Internet协议属性对话框中指定"首选DNS服务器"和"备用DNS服务器"的IP地址。
5.单击【确定】完成。
这样,客户机在首选DNS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利用备用DNS服务器进行域名查询 (图转下页)
IIS规划与实现 |
延伸阅读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