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成就企业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很多企业都订立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然而,在国际化进程当中却发现,在管理、资源、制度、创新以及系统整合方面,还有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这一点在IT系统运营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尤其是在“高质量的软件运作体系”方面存在着明显缺陷。
毋庸质疑,重视IT应用质量、重视软件产品质量的投入、从源头上提高软件质量,这是保证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
IT应用质量是根本保障
强大的企业综合实力是迈向国际化的前提,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ERP、CRM、SCM等国际先进的运营系统来提高企业生产能力以及业务处理能力与效率,逐步与国际企业接轨。众所周知,这些系统都是依靠强大的IT系统进行运营,一旦IT系统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经营过程中的响应不及时、“业务持续性下降”等问题出现。事实上,当企业进入了国际化竞争的范畴,必然会面对管理、运营、资源配置、系统整合等多面的挑战,给IT整合运营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而IT整合运营系统关系到企业国际化运营的方方面面,对企业业务的进程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显然,要想及时、安全、准确地获取信息,建设高质量的IT系统,并进行科学、完善的管理,这也是国际化企业运作的基本要求。
如何才能保证企业拥有高质量的IT应用和管理系统?一方面,国际大型企业在进行IT系统建设和规划时,都会包括测试的预算费用,使企业能够对系统上线之前进行系列、专业、严格的压力和性能等专业测试,确保IT应用系统的质量、性能和可用性。另一方面,高质量的IT应用系统还需要符合国际化标准的软件产品。软件的应用已经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软件质量要与国际接轨
在软件企业进军国际化的历程中,软件质量显然是重中之重。业务优化科技(BTO)厂商美科利公司大中国区总经理卢汝文认为,中国的软件企业要想走出国门,质量是基础,也是国际市场认可的标准,一定要在质量上下功夫。质量对于软件产品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把软件质量看作是软件符合使用要求的程度,这种程度不仅表现在软件产品自身的功能性和性能方面,也表现在软件服务水平等方面。软件生产商和供应商惟有提高软件质量,不断改进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流程,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软件产品,才能具备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
国际化是软件产业化的一个大环境。以印度为例,统计显示,印度生产的软件产品已经远销到75个国家,其中28个国家完全依靠印度的软件产品和服务支撑,这与印度特别重视严谨的软件开发程序与品质控制有很大关系。同时,印度的软件开发商都十分注重软件质量,重视软件产品研发之后的测试,把CMM质量体系作为目标,大多数软件公司都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相比之下,中国拥有巨大的软件市场和世界公认的软件开发资源,无疑将成为世界的软件大国。但根据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全球的软件市场销售额当中,中国软件仅占3.5%。事实证明,只有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达到了国际标准,才免除了其它行业企业进军国际化的后顾之忧。在这个过程中,软件测试显然是重中之重。
软件测试是治本关键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提高软件质量的过程中,找到产生软件质量问题的源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整个软件的开发周期,软件测试工作影响到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软件开发之前和完成之后都要持续进行测试,在开发之前要了解测试需求,不断进行模型测试;在应用程序完成后还得测试是否能完成应用需要。只有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坚持测试,才能不断提高应用程序质量。加大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地位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国内软件厂商在增加内测人员和内测工作基础上,还需引入第三方的测试产品,甚至是用户的实际测试,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国内软件产品开发的质量。
对比国外可以看到,国外软件开发机构会把40%的工作花在测试上,测试费用则会占到软件开发总费用的30%到50%,对于一些要求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软件,测试费用则相当于整个软件项目开发费用的3至5倍。
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软件企业要在国内站稳脚跟,跨出国门,产品质量成为制约国内企业生存的核心因素,也关系到其它行业的企业国际化道路。国内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软件质量在推动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中的作用,做好软件测试工作才是解决软件质量问题的根本,并主动引进了第三方自动化测试工具。例如,美科利提供的质量中心系列产品提供一个全面的、基于Web的集成系统,可跨多种环境实施质量保证,包括需求管理、测试管理、缺陷管理、功能测试和业务流程测试,让企业获得快速的实施和投资回报。
总之,作为国际化竞争主体的企业,必须以国际化眼光来全面审视自己的核心能力,采用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建立起高质量的IT应用系统,凭“软”实力赢得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