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进行使用者需求访谈,就像在火车站把一个要赶着去搭车的人拦下来进行问卷.调查差不多。一开始,他可能还会基于礼貌,填写问卷。当他需要第四次还是第五次回.答同一张问卷的话,他会觉得你是否听不懂人类所说的语言,还是存心找他麻烦。如果.你开发一个系统,得要使用者评估个好几回的话,God bless you。
就算使用者对你十分仁慈,没有把你轰出去,采用iterative的做法会有的另外一个问题,.其实是在于你的系统是一个iteration,一个iteration慢慢调整,逐渐形成的。所以到底什.么算是在系统的范围(scope)里面,其实很难界定。所以如果使用者觉得这个iteration的.成品,与他原始需求还有距离,你大概都会被迫再多几个iteration。而这几个iteration,.是收不到钱的。这跟以前的所谓螺线型的开发方式,在台湾遇到的困难是一样的。客户.不会因为你多做了几个循环(cycle),而多给你钱。然而,你会因为多做了几个cycle,投.入超出预期的人力与时间。
事情多做了,可是赚不到钱,这怎么划算呢?要知道,开发项目跟开发产品是不同的。.开发项目,就是要在最少的资源之下,提供给客户一个可以接受的烂货。可以花100万.就让客户愿意结案,绝对不要花101万,让客户拥有一个比较好用的系统。越好用的东.西越难做,出槌的机率也越高,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除非今天客户是人力外包,花钱买你的人月,去帮他开发。这个时候,当然是尽量选择.可以做得长长久久的方式来开发啰。
所以我觉得应该要以项目的特性来选择项目开发方式。大部分的项目,应该用传统的软.件生命周期开发方式来开发。- (待续)
**使用者或者是客户的信息人员,看不懂相关的文件**
开发项目到底会遇到什么样的客户?其实就像是跟网友见面差不多,还没有看到真人,你永远不知道哪个每天跟你聊天分享心事的超级美女,其实是一个中年男子。就算你运气好,以前已经跟这个使用者接触过,彼此混的很熟,还是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以前的项目做得好,这个人有可能升官,所以他就不会做这个专案了;如果以前的项目做得不好,有可能这个人就被列入下次裁员的黑名单里,所以他也不会做这个项目。更不要提有些时候,你是跟一些从来都没有打过交道的人一起开始做一个新的项目。
既然我们在描述的对象是项目,大部分的项目,都是从需求分析开始。使用者便会提出他们的需求,系统分析师听到使用者的需求以后,就会开始把他所收集到的需求写成文件,接着会去跟使用者确认需求是否便是如此。
采用use case driven的OOA(object oriented analysis),你会请使用者确认的文件,当然就是use case。
接着你会依据use case,开始进行OOD(object oriented design)。当你画好sequence diagram, class diagram,你可能会希望客户的信息人员,可以帮忙确认,这些文件所描述的系统,是否正确。
问题是,大部分的使用者,以及客户的信息人员,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确认这些文件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因为你所提供的文件,他们看不懂。通常需要你的带领,才看得懂。当他们需要靠你解释才看得懂时,这时候通常会有一些问题随之产生。他们通常可以挑出专业领域上的错误,可是他们通常会忽略掉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因为他们会觉得,你所没有描述的东西,可能写在另外的文件中。所以如果你提供的文件有错,通常是你所提供的文件可能不完整,其实要到蛮后期的时候才会发现。这时候修改的成本就会变得非常高了。
为什么采用use case来描述一个系统,通常会发生遗漏呢?或许我们应该先看看use case是什么。
根据我的一知半解呢,use case就是尝试着用文字来描述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没有看过use case的人来说,我在此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书上最常看到的例子呢,就是一个人用提款机在领钱。虽然我没有写过类似的程序,我可以想象一下,这个use case应该包含的内容。
1.Brief Description
这个use case说明,怎么样透过提款机来领钱。
2.Flow of Events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