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鸭先生在D公司开展的洗脑工程要从杰克韦尔奇说起,似乎扯远了,但必须从心理的角度解读其具体行为。韦尔奇被誉为最伟大的职业经理人,几年前韦尔奇写的自传在国内被广大职业经理人奉为圣经,相信野鸭先生也拜读过该书。可以说国内很多职业经理人都中了韦尔奇的毒,为什么这么说呢?韦尔奇取得的业绩可谓盖世无双,韦尔奇在做稳GE的头把交椅后对于GE的一系列改造基本都取得了成功,但是他的成功不可复制,这一点读者应该都很清楚,正因为这种不可复制性,韦尔奇的很多举动就只有观赏性而没有可操作性。6西格玛,无边界,学习性组织等等,要在自己的企业中实践,就必须想想你的环境与韦尔奇是否有可比性?
这里面可能创建学习性组织最方便操作了,韦尔奇的晚期,以企业宗师的面貌出现,他有足够的资格扮演这样的角色。首先,他在GE服务时间足够长,他在企业的根基足够牢固;其次,他当年继承人的身份是钦定的,具有天然的合法性;最后,他在GE取得的成绩是得到董事会和华尔街一致的认可的。同时满足以上几个条件,他才敢在职业生涯晚期过一下好为人师的瘾。
而我们的野鸭先生,上任伊始,就猴急的要过过瘾了。
首先,给每一个员工发了一本书《谁动了你的奶酪》,这本书现在看来是笑话,当时正是红的时候,主要是给员工一种心理暗示,搞的人人自危,想必很多朋友都收到过这本烂书。接着,在公司中层中,每人发了一本《打破一切惯例》,并要求写读书心得,每周要开学习交流会。
可以想象,野鸭先生以上举动在公司中引起多么大的反感,因为野鸭先生的地位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可,刚来几天,没有什么业绩,搞这么一套洗脑的游戏,是公然嘲笑员工的智商与情商,仅仅是为了满足野鸭先生的虚荣心。
对企业的员工理念的改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实现的,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做事的方式,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本书可以改变的,野鸭先生此举,无异将自己推倒了公司员工的对立面。
现在很多大大小小的领导们,热衷于想员工推销改造思想的书籍,最多的就是“奶酪”“加西亚”“你为谁工作”“没有借口”等几本,如果不幸你被领导送了这么本烂书,看看目录,看看封底就足够了,然后就放到村口的厕所吧。
如果领导敢于用此举藐视员工的智商,员工就有理由鄙视领导的智商,可以送两个字,SB。
真正想改造一个企业的做事的方式,首先靠领导的言行示范,其次靠政策的完善和执行。大家都是成年人,以后希望赠书这样的弱智行为少出现一些,让书摊上的伪书少一些吧!
三、镇压黑信
由于野鸭先生一系列的错误,民间的抵触情绪又没有合适的渠道得以释放,一个人或者一些人在经过权衡利弊之后,找到了一个对自己伤害很小(或没有伤害)而对野鸭先生可能造成很大伤害的方式――匿名信。
首先要强调,匿名信是一种很不道德的方式,这是大家容易理解的。D公司在2003年年初已经发生过一次针对前任去全国销售经理的匿名信事件。由于这次事件,使得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信任降到了最低水平,在民间展开了一次“谁是黑手”的大讨论,情景很像“波罗”系列侦探小说,罪犯就在你们中间,人人都有犯罪动机,人人都可能是罪犯。当然,年初的这次匿名信时间最终没有准确找到作者,但是基本可以圈定几个嫌疑人。而正是这次事件也使写信的人尝到了甜头。
野鸭先生这次遇到的匿名信事件,情况要比年初的那次还要危险,那次是针对个人,而这次是针对公司的,匿名信发给了公司的客户,而且做的很专业,用公司的信纸,公司的信封,就差公司的公章了。匿名信的内容基本是恐吓客户,希望客户不要在与D公司做生意。匿名信的作用最初就是要制造混乱,混淆视听。因为写信的人短时间内无法收集野鸭先生的不轨行为,所以只能以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来证明野鸭先生的无能。这种行为实在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如果直接针对个人,受损害的只有一个人,属于个人恩怨的范畴,而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就是绑架了公司全体员工的利益而满足个人泄私愤的快感。
野鸭先生当然知道黑信事件性质的恶劣和后果的严重。他知道必须要采取行动了。
我很怀疑野鸭先生在采取行动之前是否认真反思过为什么会出现黑信,是否已经圈定了嫌疑人,是否考虑过可以有几种行动方案。
最终野鸭先生采取的行动很像党务运动。首先成立了专案小组,有两位“资深员工”组成,然后公司每个人都要接受审查问话,还可以向专案组匿名举报自己怀疑的人。
可以想象这样的运动是不可能找到罪犯的。反而让一些内心阴暗的人找到诋毁别人的机会,难以理解向野鸭先生这样受海外民主教育多年的人会搞这样很“文革”的运动。
黑手自然是找不出来的。
野鸭先生遭遇的第一次黑信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现在来看,野鸭先生内心还是比较善良或者说比较软弱的,缺少对待突发事件的果断。
因为写黑信的嫌疑人基本就存在于一个小圈子里,而野鸭先生先前的错误使他在老员工中没有招安一个可以用的人,所以来自民间的信息渠道是堵塞的,没有人帮他提供信息以进一步圈定嫌疑人,所以野鸭先生采取了这种怀疑所有人的行为,这对于99%的无辜者无异是一种潜在的人格上的侮辱。而最终审查的不了了之,纵容了写黑信的人,甚至唤醒了一些人:原来写匿名信这样简单而有效!
野鸭先生是否有一种最佳选择呢?这样一次性质恶劣的事件,是必须要有一个结果的,不然匿名信成为一种习惯就很可怕。通过冷静分析基本能精确定位到一个人或几个人,历史上对于这样的情况一般当权者会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有点残忍,但是也许是最有效的行为。
搞掉几个人,一定会有冤枉的,可以以工作不能满足公司要求等理由将其开掉,给点补偿金。因为能够写黑信给客户,损害公司利益,那么写信的人一定已经不怕公司利益受损,甚至希望公司倒闭拿到遣散费。所以公司花钱免灾,给一笔优厚的补偿金,将嫌疑人群消灭。
甚至可以这样发现最有可能的嫌疑人,如果哭着喊着不想走的人,写黑信的可能性很小。而面对优厚的补偿金,略做姿态就同意离职的人可能性就比较大。无非是为了钱!
由于野鸭先生对黑信事件的不恰当处理,客观上纵容了这样的行为,后来以至于发展到有怨气的公司员工直接给海外的总公司写匿名信投诉野鸭先生。
虽然外国人不认为匿名信合法有效,但是总公司会怀疑野鸭先生对局面的控制能力,这种不信任是很可怕的,随着时间的积累,当再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对于野鸭先生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了。
四、野鸭之死
时间在慢慢的流逝,野鸭先生也在艰难中一步一步实现着对公司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的改造。野鸭先生无疑是需要鼓励的,人在困难中都需要来在外界的鼓励以坚定信心,同时需要诤友为自己挑毛病。不幸的是这时候从野鸭先生身边的亲信嘴里出来的都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客观上害了野鸭先生,他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面对的局面。
匿名信还在继续,已经开始针对野鸭先生了,匿名信也许来自公司各个角落,一个“发送”,海那边的大老板就会收到对野鸭先生的投诉。野鸭先生的小弟们的张狂也把红屁股亮给了眼睛雪亮的群众们。
想起一个很微妙的比喻:在公司里,大家都是一群在树上往上爬的猴子,从上往下看,全是笑脸;从下往上看,全是红屁股。
聪明的猴子,也许知道给自己穿一条短裤。
相信终于有一份匿名信击垮了总部大佬们脆弱的信任,估计内容涉及野鸭先生有违反某部重要的商业法案的嫌疑。其实老板们对法律的意识也就那么回事,为了赚钱,可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如果在法律上吃过亏,就不会等闲视之了。美国的世通,安然;在国内犯事的罗氏,富士等等,500强里哪个屁股是干净的?都在江湖上混,都是为了赚钱。
如果总部大佬们不能证明野鸭先生是无辜的,总公司也有受到牵连的可能性。
而这时公司又面临了一次突发性时间,由于某个客户与当地政府部门的一点小纠纷,导致当地政府部门很不爽,直接找到北京的上级机关,挑了客户与供应商D公司的毛病,北京方面很重视,知会了D公司,D公司也积极开展危机公关,但是结果未知。
失态开始严重了。
总公司派了一位VP,带了一名律师来到中国,开始调查野鸭先生,随行的还有野鸭先生的老板,总公司对他的信任也开始下降了。
总公司的人还算有点头脑,通知要对相关业务部门人员问话,并没有扩展到全公司范围。
与此同时,民间的反野鸭势力也在积极行动,终于有人跳出来了!电话联系希望串供,统一口径,以期抓住机会,彻底击沉野鸭先生。估计野鸭先生也没闲着,也在和自己的小弟们热线联络。
看过《雍正王朝》的人应该还记得老八和隆可多配合关外的王爷们逼宫的那段戏,两派势力的运作,角力,斗争,实在是精彩,虽然是虚构的情节,但是人物刻画的非常传神,甚至可以作为政治斗争的教材。
第二天的问话开始了,VP和律师坐在总经理室的大班台后面,微笑着问话,野鸭先生是要回避的,野鸭先生的老板只能在边上旁听,看的出来,他也很紧张,如果野鸭先生出事,他是要受株连的。
一个人一个人进去了,一个个又各怀心事的出来了,每个人说了什么,只有自己和问话的人知道,至于是否是撒谎,只有自己和上帝知道了。午饭后,大家接到通知,下午要开全体大会。
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看来是要有人头落地的。也许是野鸭先生,也许是“造反派”。
野鸭先生跟着VP和和自己的老板进入了会议室,面色死灰,情绪低落,VP开始面无表情的宣布结果,有点出人意料,VP给野鸭先生以中性的评价,但基本上肯定了野鸭先生的工作,10分钟,会议就结束了。
似乎野鸭先生度过了一次信任危机,也许野鸭先生要在D公司展开一次血雨腥风的大清洗,类似“四一二”的大屠杀也未可知。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第三天野鸭先生在公司露了一次面后,就永远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了。几天后,一封对野鸭先生的解聘通知贴在了公司的布告版上。
搞得很有戏剧性。
当时很不理解总公司的行为,既然公开挺了野鸭先生,为什么又悄无声息的除掉了野鸭先生呢?
后来根据事态的进展大约可以估计出事件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