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测试技术
  • 软件测试博客
  • 软件测试视频
  • 开源软件测试技术
  • 软件测试论坛
  • 软件测试沙龙
  • 软件测试资料下载
  • 软件测试杂志
  • 软件测试人才招聘
    暂时没有公告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UI设计观

发布: 2008-4-16 13:04 | 作者: 不详 | 来源: 中国大学生设计网 | 查看: 110次 | 进入软件测试论坛讨论

领测软件测试网

 

a、塑造产品本身的异化

前期,在企业面临技术同质化的时候,来自国外和国内企业时间得知--大家都加大对产品外观设计投入,有的企业并在此获得极大的发展。工业设计这一职业也因此在国内得到重大发展。也就是说工业设计在塑造企业产品差异化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将继续发挥它的这一作用,并将毫不动摇地长期存在。

但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工业设计又可以叫做外观设计,如我们在进行的手机外观设计和ui界面设计,我们就不难理解为ui设计应该是外观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工作应该归宿工业设计师和软件技术人员一起完成来完成。

(图六 ui设计 企业主页)

这样说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产品外观本身,是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产品本事的功能效果的,它的作用是易用,美观,环保和健康,但它还是不能把产品功能直接传递出来,还必须要靠ui界面来实现。ui界面在这里承担一种很微妙的双重身份,一是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美观,属视觉作用;而是向消费者传达产品易用方便的人性化要素;再有就是传达产品具有鲜明的特色的个性化;次之就是传达着一种产品的高质量,稳定性的高技术和品质感,也就是产品的功能能在这里得到实施,变成实实在在的效用而为消费者带来服务感受。

如此分析就不难明白,ui设计将成为企业塑造自己产品差异化的下一个必争之地。产品外观抓眼球,ui界面传达人性化、个性化、卓越功能。举个例子,同时一个品牌的相同款式的服装包裹下的两个美女,一样的细胞组成原理的两块肉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在这两块肉预装的ui界面也许就有了巨大差别,一个是windows xp,一个也许还是windows 97;一个是最新导弹防御系统,一个也许还是小米加步枪;也许--ui界面为我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给我们无限的可能!必将成为产品获得新生命的新亮点!那就要看我们这些设计师的思想有多远了!

b、完善企业形象

上面我们提到,广义的的ui界面是包含任何软产品(所有的软件,网页等)的,而今天这个变化无常的数字时代,快得让我们无所适从。也许很多企业花了大把的钱进行信息化建设,但却不知道信息化到底为企业带来了什么,又如何让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就像手机的塑胶壳本身并不能具备通信功能一样,信息化建设中那些网线,那些电脑,那些猫,那些--这些乱七八糟的硬件都不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实际的效用,这些东西是不可能自己长出脚跑到消费者面前告诉他你是个卓越企业,你生产卓越的产品!达到这一效果的,靠的还是ui界面的作用--通过这一多重重身份的家伙,你传达给受众你的一切,而且你还要保证你真是优秀的,因为大家回去比较,回去选择!点击率成为你获取消费者认同的关键指标。而你在传统广告媒体上的投入,伴随这种发展和媒体的更加专业化多样化,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效果,而消费者也会变得更加迷茫,不知道该信那个家伙!他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自己去比较,全选择,这时候你的ui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上帝对你的评估结果。而这时候以更加关键的因素--品牌价值,知名度将变成消费者做出自我选择的一个参考值。这也就为那些喜欢投机的企业以最沉重的打击。

(图七 ui设计 文化传播)

分析到这里,也许就不用再往下走了,因为现在很多国内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还只停留在实现办公电脑化,而至于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形象的完善宣传,似乎还是个很遥远的事情。

c、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

因特网的方便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在这里就不赘述。

d、企业战略新内容

曾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木桶理论,说得是一个企业要成功要具备的几个关键要素企业家--资源--资本--产业--管理,而在今天这个新经济时代,似乎这个木桶要翻新。因为新经济时代,传统的很多价值链条被拆分;原来的资本变成负债;垄断市场被无形的放开,而且面临多个选择;消费者转移成本有了明显下降;信息扩散变得很自由,消费者变得很博学;定价必须与精细的市场条件相匹配;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关系正在组合中。

有资料表明,当一项技术的使用者超过3000万时,就可以说它已经制度化与这个社会体系中。而因特网这一新技术,现在已经走进10几亿个家庭中,10亿这一数字不仅远远超出了"制度化"的指标要求,而且超出了任何一项技术得以加速影响社会的临界点,人类越来越深深地受其影响着。

基于这种前提,我们无法回避现在人们通过因特网即很容易注册一家公司,从而回避资本的的限制;通过因特网回避销售网络的限制;如此等等。因此对于这种新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势必成为企业改变企业战略的新内容。

4、ui设计中应回避的一些细节

a、易用性原则:

按钮名称应该易懂,用词要准确,屏弃那些模楞两可的字眼,要与同一界面上的其它按钮易于区分,能望文知意最好。理想的情况是用户不用查阅说明书就能知道该界面的功能并进行相关的正确操作。 易用性原则的一些细些要求: (1)、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按钮用frame框起来,以便于操作。(2)、常用按钮要支持快捷方式和硬件操作,如按tab键或者是其它键能够实现的切换功能。 (3)、按功能将界面划分局域块,用frame框括起来,并要有功能说明或标题。 (5)、重要信息的控件和指引性地内容最好有意识放在较醒目的位置。(6)、同一界面上的控件数不要过多,考虑使用分页界面显示多内容,以便也使用者使用观察。(7)、分页界面要支持在页面间的快捷切换。(8)、默认按钮最好能支持enter及选操作,即按enter后自动执行默认按钮对应操作。(9)、可写控件要具备自动检测功能,在监测到非法输入后应给出说明并能自动获得焦点。

(图八 ui设计 页面设计)

b、规范性:

(1)、常用命令要有快捷方式。(2)、菜单前的图标能直观的代表要完成的操作。 (3)、菜单深度一般要求最多控制在三层以内。 (4)、工具栏要求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己定制一些内容。(5)、工具栏中的每一个按钮最好有及时提示信息,特别是在手持产品中更加需要,而且这些提示信息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决定是否显示。(6)、系统最佳状态应被设置为默认状态。(7)、工具栏太多时使用工具厢,而且工具厢要具有可增减性,由用户自己根据需求定制。

c、合理性原则:

(1)、父窗体或主窗体的中心位置应该在对角线焦点附近。 (2)、多个子窗体弹出时应该依次向右下方偏移,以显示窗体出标题为宜。 (3)、错误使用容易引起界面退出或关闭的按钮不应该放在易点位置。(4)、与正在进行的操作无关的按钮应该加以屏蔽。(5)、对可能造成数据无法恢复的操作必须提供确认信息,给用户放弃选择的机会。 (6)、对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引起错误的地方要有提示,让用户明白错误出处,避免形成无限期的等待。

(图九 ui设计 产品推广)

d、 美观与协调性原则:

界面应该在元素大小比例、颜色质感、形状语义、功能设置等方面适合美学规律,一般不要太突兀,亦不可太平淡(特殊需求的例外),塑造自己的独特性(界面设计的特色要与公司的系列产品要保持一直的界面风格,如背景色、字体、菜单排列方式、图标、安装过程、按钮用语大体一致)的同时,也争取塑造一种和谐舒适的美感。

e、安全性原则:

界面开发者应当尽量周全地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在设计中做到使出错的可能性降至最小。(1)、排除应用中那些非正常使用出现中止的可能,以增强稳定性。(2)、应当注意尽可能避免用户无意录入无效的数据。(3)、采用相关控件限制用户输入值的种类。(4)、对可能引起致命错误或系统出错的输入字符或动作要加限制或屏蔽。(5)对可能发生严重后果的操作要有补救措施。通过补救措施用户可以回到原来的正确状态。(5)、对错误操作最好支持可逆性处理,如取消操作。(6)、 在多窗口系统中,有些界面要求必须保持在最顶层,避免用户在打开多个窗口时,不停的切换甚至最小化其他窗口来显示该窗口。 (7)、在主界面载入完毕后自动卸出内存,让出所占用的windows系统资源。

5、ui在手机产品中的应用

由上分析我们不难知道ui在手机产品中的作用,事实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创新,解放自己的思想,实事求是地来不断解决产品中的各种问题,以团队的形式来解决各种问题。在产品前期规划、市场定位、产品战略、产品外观设计概念、外观设计方案确认、产品推广、产品包装、产品广告、产品说明书、产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建立系统的工作机制,以此达到塑造产品产异化、品质感和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作用!

五、无为而治

道可道,无恒道--,《道德经》第一段,就像我们传达了一个至高的思想--无为而治。

物质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类社会的的方向到底在哪里?没有人会告诉你一个准确的答案!从有神论到地心说,从地心说到太阳中心说,到宇宙概念,到万有引力,再到相对论--,后面还有多少?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一个相对答案,因此面对任何一个新世界,我们都应该坦然地放弃旧世界,而自然的迎接新的,以适合新世界的规律和方式来从事我们的一切活动!

从文章的这些附图--ui作品中,我们不难理解,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种新的竞争领域--ui设计。也消费者从来没有听过你公司的名字,从来没有看到过你的产品,但如果你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宣传阵地,再加上一些推广手段,那么你可能在保住原有优势的情况下拥有无限新的成功的机会。

延伸阅读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

22/2<12

关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 领测软件测试网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领测软件测试网)|领测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北京理工科技大厦1402室 京ICP备10010545号-5
技术支持和业务联系:info@testage.com.cn 电话:010-51297073

软件测试 | 领测国际ISTQBISTQB官网TMMiTMMi认证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领测软件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