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在近一两年开始全面普及,无论是在家庭用户还是企业用户中,我们都能看到无线技术的影子。其中,利用无线路由器组建无线局域网可能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无线技术应用,但今天我们讲的不是无线局域网技术,而是另外一种无线技术,无线网络监控技术。
众所周知,采用无线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可省去布线的麻烦,可以让信号覆盖到有线网络不能延伸到的地方,可以节约维护成本等。
无线监控技术同样拥有这些优势,特别是在煤矿、钢铁冶炼等恶劣环境下,采用有线网络监控,不但在组建监控系统时布线比较麻烦,在拆迁的时候也给用户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而无线监控系统的组建则比较简单,只需要在监控地点安装相关设备,不用布线,在拆迁时直接取下布置的无线监控产品就可以带走了。所以无线监控系统与有线监控系统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认识无线监控
相信大家对有线监控系统比较了解,有线监控系统主要由网络摄像机、云台、视频服务器、监控终端等设备组成。而无线监控系统所需要的设备则比较简单,它只需要无线网络摄像机、无线AP、监控终端等设备组成,如果需要远距离无线监控,还要增加户外无线网桥等设备。
目前有一部分网络厂商提供了一些所谓的无线监控方案,其网络拓扑图如下:
上图是目前一些网络厂家提供的无线监控系统,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套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监控中心,还有一个是前台监控,前台监控主要由网络摄像机和视频编码器组成,有些还配备了云台等设备,它们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我们清楚一套监控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是网络摄像机,网络摄像机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将决定整个监控系统是有线监控还是无线监控系统。在这套方案中,我们能明显看出它采用有线网络摄像机,通过视频编码器连接到无线AP上,然后通过无线AP将拍摄的图像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之所以这套方案叫无线监控方案是因为监控中心和前台监控之间采用无线数据传输,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线监控,因为这套系统还是需要布线,同样会给组建这套系统的用户带来麻烦。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无线监控系统是一种采用无线网络摄像机组成的系统,在监控系统前台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需要布线。
下图是无线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从上图我们看出无线监控系统的分布比较简单,产品的种类选择也比较少,基本上只需要无线网络摄像机、无线AP加上控制终端和一些普通用的交换机就能实现无线监控。相信大家比较清楚有线网络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那么在无线网络监控系统中我们为什么没有使用视频服务器等设备呢?实际上这些功能都集成到无线网络监控摄像机里面,因此,无线网络监控摄像机在无线监控系统中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
一个无线局域网的组建要根据具体环境来看,无线监控系统是基于无线局域网之上组建的一个监控系统。因此,无线监控系统的组建同样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来决定,但总的来说可以,无线监控系统具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室外无线监控系统,一种是室内无线监控系统,还有一种是室外和室内混合监控系统。室外无线监控系统应用在一些工厂,它们需要对各个地方的安全进行监控等;室内的无线监控系统应用在如矿井、钢铁冶炼、酒店宾馆等行业中;室外和室内混合组建的监控系统我们就不在叙述,只要能够将室外和室内的监控系统组建成功,这种混合方式也就显得非常简单。
室外无线监控系统
在室外布置无线监控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什么大的建筑物阻挡,因此,我们不用过多考虑无线信号的穿墙问题,并且室外无线监控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摄像机一般都比较分散,但我们也要考虑一些外来信号的干扰问题。室外无线监控系统的组建要根据无线网络摄像机与监控中心的距离来确定,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没有超过400米(理论值),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监控中心的无线AP就能接收到监控信号,下图在无线AP传输距离内的无线监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如果无线网络摄像机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距离在1公里以内,我们可在靠近无线网络摄像机的地方增加无线AP,然后通过无线AP的桥接功能实现与监控中心无线AP的连接,从而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下图是无线网络摄像机与监控中心距离在1公里以内的无线网络监控系统拓扑结构图:
如果无线网络摄像机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已经超过1公里或更远,那么我们就要考虑采用无线网桥来实现数据传输,无线网桥一般应用在1公里以上,50公里以下的无线网络连接。所以,我们采用无线网桥组建无线监控系统,在理论上我们最远能监控到50公里距离的场景。如果监控距离需要更远,可采用中继方式,将两个无线网桥以背靠背的形式安置,使无线信号传输距离得到延伸。下图是无线网络摄像机与监控中心之间的距离超过1公里或更远的无线监控系统拓扑结构图:
从上面三个拓扑结构图看来,室外的无线监控系统主要通过无线网络摄像机与监控中心的距离来确定如何组建,距离越远,组建的费用就越高。当然上面三种无线监控系统都是基于理论距离内的组建方式,实际与理论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不过需要组建室外无线监控系统的用户可以以上面的组建方式作参照,针对具体情况加以修改。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
版权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领测软件测试网)|领测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北京理工科技大厦1402室 京ICP备10010545号-5
技术支持和业务联系:info@testage.com.cn 电话:010-5129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