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一个元模型,所谓元模型是指描述工作流模型的模型,用于描述工作流模型内部包含的各个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及对象的属性。
(2)定义一套可以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管理系统与建模工具之间的交互过程模型定义接口,即工作流管理系统接口。
4.1 工作流元模型
工作流元模型包含了工作流定义、活动、转换条件、工作流相关数据、执行者、资源、需要激活的应用程序、数据窗口等基本实体,如图2。
4.1.1 工组流定义
工作流定义基本反映了业务过程的目的,即这个过程要实现的目的和最终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工作流定义一般包含诸如工作流名称、过程启动和终止条件、系统安全、监控和控制信息等一系列基本属性。
4.1.2 活动
活动相应于业务过程中的任务,主要反映完成业务过程需要执行那些功能操作。活动主要属性有活动名称、活动类型(原子级活动、子流程等)、活动的前后条件、调度约束参数(如最长处理时间、排队等待时间等)等。
4.1.3 转换条件
转换条件对应于组织机构经营过程中的业务规则和操作的顺序,如在订单处理完成后,执行生成计划制定。转换条件主要负责为过程实例的推进提供导航依据,主要参数包括工作流过程条件(flow condition)和执行条件(execution condition)。工作流过程条件是过程实例向前推进的条件,它可以认为是前/后工作条件的同义词。执行条件是指当任务到达时通知不同用户的条件。
图2、工作流元模型
4.1.4 工作流相关数据
工作流相关数据是工作流引擎执行任务推进的主要依据。工作流实例运行时工作流引擎主要根据工作流相关数据和转换条件进行推进。工作流相关数据的属性包括数据名称、数据类型和数据值等。如在银行贷款申请表处理后,根据申请贷款的值(如是否大于10万元)决定下一个的活动是什么,比如大于10万的申请请交业务经理,小于10万的申请交给业务人员处理。
4.1.5 执行者
执行者主要描述执行活动过程中参与操作的人员和组织单位。 执行者属性主要包括角色的名称、组织实体(Organizational entity)、角色职能等,角色或组织实体决定了参与活动的人员或组织单元。
4.1.6 资源
资源主要描述执行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物料等资源。资源属性主要包括资源的名称、所需数量或工时、资源的使用成本等。
4.1.7 应用程序
需要激活的应用程序主要描述执行活动过程所采用的工具或手段。应用程序主要属性包括应用程序的类型、名称、执行路径及运行参数等。如在活动过程中调用ERP软件或决策软件完成某个具体的企业业务功能。
4.1.8 数据窗口
数据窗口(DataWindow),在每一个活动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窗口,用于显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
4.2 工作流管理系统接口
工作流管理系统接口描述了工作流定义输入与输出接口;它在建模方面组要覆盖了以下几个功能:
通信建立:建立各个参与运行的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且在完成协作后断开通信连接;
工作流模型操作:对过程模型的名称进行检索,并完成对过程模型对象的读、写等;
工作流模型对象操作:在建模工具中完成创建、检索和删除对象的操作和完成创建、设置和删除对象属性的操作。
5、工作流建模工具
工作流建模工具以工作流元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业务过程,采用有向图的方法对现实的业务活动进行形式化描述,建立业务过程到工作流模型的映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模型语义,增强工作流模型的表达能力,在图论和集合论的理论指导下确定方便、实用且形式上严格规范的工作流模型。建模工具除了创建模型的功能之外,还包含模型分片、领域配置、应用维护等功能。
工组流模型由开始节点、结束节点、子过程、活动、同步节点、无条件连接弧、有条件连接弧、条件设定连接弧、注释文本等元素组成;在流程定义时还可以参考或引用组织数据、资源数据、业务过程,工作流相关数据、内部应用、数据窗口、外部应用程序等。通过这些元素的有机组合,工作流建模工具可以完整地描述组织内部典型的工作流程
工组流建模工具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建立规范的业务过程的接口,另一方面,所建立的工作流过程可以存储于工作流库中作为工作流引擎的输入,投入运转、执行并接受监控。建模工具的主要功能点如下:
(1) 提供建立工作流模型所需的各类基本元素,比如活动、子过程、连接弧等;
(2) 支持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操作,比如鼠标的点击与拖动;
(3) 提供用户定义各模型单元属性的对话框;
(4) 模型的保存与读取;
(5) 支持多层次建模;
(6) 与外部自动应用的接口。
6、结论
该工作流模型是UniFlow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在流程定义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已在UniFlow中得到完整的实现。同时UniFlow工作流管理系统目前也已在电子政务中取得了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林惠萍、范玉顺、吴澄 ,“支持企业经营过程重组的工作流仿真技术研究”,
[2] 范玉顺 ,《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4
[3] 陶冶、范玉顺、罗海滨 ,“分布式工作流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4] 罗海滨 、范玉顺、吴澄 ,“工作流技术综述” ,
[5] 范玉顺、吴澄,“基于工作流的CIMS应用集成支持系统研究” ,
[6] 刘佚名、范玉顺 ,“基于工作流的企业过程的建模和仿真技术研究” ,
[7] 范玉顺、吴澄,“基于协调理论的工作流建模方法” ,
[8] 陶冶、范玉顺、罗海滨 ,“提高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
[9] 鲍震宁、范玉顺 ,“企业组织模型结构和建模方法研究” ,
[10] 罗海滨 、范玉顺、吴澄 ,“一种面向企业用户的工作流模型” ,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