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敏捷测试的十大"神话" 软件测试
对于敏捷测试,可定义如下: 项目中使用敏捷技术的相关测试实践,开发作为测试的顾客,强调测试先行的设计理念。在敏捷开发中,测试被整合到整个开发的生命周期中。 敏捷测试 敏捷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很容易理解,如果从开发者和用户的角度去看的话。 对于用户,他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被人盘问关于整个系统的需求和过程,而且需要评审大量的规格说明,而且开发团队可能会在后期拿着这些规格说明来与他们"对质"。 对于开发人员,他们希望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和创意,不愿意遵循规格说明的约束,尤其是在他们看到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时候。 #FormatImgID_0# 然而,对于QA人员来说,敏捷意味着什么呢?敏捷会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在理想的世界里,他们会获取一个"已完成"的产品来针对规格说明进行验证。现实中,他们被要求对"正在移动"的目标进行验证,这是违背直觉的。这意味着一些技术和自动化的使用变得困难,需要新的测试方式。 所有敏捷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对QA角色造成影响。 随着TDD(Test Driven Development)的出现,有人开始质疑QA存在的必要性(既然TDD的关键就是测试)。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QA需要直接全程参与到敏捷过程中,作为团队的整体对测试进行设计,与此同时,需要应对需求和解决方案的不断演变。 QA需要知道敏捷方法论的真正影响,对业界关于敏捷测试的各种"神话"作出正确的诠释和回应,以下列举了10大著名的"神话": 神话1:"你只需要单元测试就行了—TDD的测试是足够的" 这显然是不对的。即使是狂热的敏捷开发者也意识到需要包括很多其他的测试技术。例如,Scott W . Ambler就在他的FLOOT(Full Life Cycle Object-Oriented Testing)方法论中列举了21种不同的测试技术,包括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回归测试、压力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User Acceptance Testing),参见http://www.ambysoft.com/essays/floot.html TDD中的程序员依赖这些测试来验证他们代码的正确性。如果需求(或者说测试用例)没有被正确地描述,那么你可能构建了足够健壮的代码,但是不能满足目标。 因此,大部分敏捷项目包括调查性质的测试(黑盒),用于补充白盒的测试。好的调查性质的测试能尽早揭露开发人员遗漏的问题。 神话2:"你可以重用单元测试来构建回归测试套件" 有些TDD的追捧者提出传统的测试不再需要,因为每一行代码都有相应的单元测试用例了;他们认为,通过重新组合单元测试,可以替代从用户验收测试到回归测试的所有测试类型。
延伸阅读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
领测软件测试网最新更新
关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 领测软件测试网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领测软件测试网)|领测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北京理工科技大厦1402室 京ICP备10010545号-5 技术支持和业务联系:info@testage.com.cn 电话:010-51297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