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基于不同的立场,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测试目的。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普遍希望通过软件测试暴露软件中隐藏的错误和缺陷,以考虑是否可以接受该产品。而从软件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则希望测试成为表明软件产品中不存在错误的过程,验证该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确立人们对软件质量的信心。因此,他们会选择那些导致程序失效概率小的测试用例,回避那些易于暴露程序错误的测试用例。同时,也不会着意去检测、排除程序中可能包含的副作用。
显然,这样的测试对完善和提高软件质量毫无价值。因为在程序中往往存在着许多预料不到的问题,可能会被疏漏,许多隐藏的错误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可能暴露出来。如果不把着眼点放在尽可能查找错误这样一个基础上,这些隐藏的错误和缺陷就查不出来,会遗留到运行阶段中去。如果站在用户的角度,替他们设想,就应当把测试活动的目标对准揭露程序中存在的错误。在选取测试用例时,考虑那些易于发现程序错误的数据。
有鉴于此,Grenford J.Myers就软件测试目的提出以下观点:
(1)测试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目的在于发现错误;
(2)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测试用例设计
(3)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测试的目标是想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如果成功地实施了测试,就能够发现软件中的错误。测试的附带收获是,它能够证明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与需求说明相符。此外,实施测试收集到的测试结果数据为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根据这样的测试目的,软件测试的原则应该是:
(1)应当把“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者的座右铭。
由于原始问题的复杂性,软件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软件开发各个阶段工作的多样性,以及参加开发各种层次人员之间工作的配合关系等因素,使得开发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错误。所以不应把软件测试仅仅看作是软件开发的一个独立阶段,而应当把它贯穿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中。坚持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的技术评审,这样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尽早发现和预防错误,把出现的错误克服在早期,杜绝某些隐患,提高软件质量。
(2)测试用例应由测试输入数据和与之对应的预期输出结果这两部分组成。
测试以前应当根据测试的要求选择在测试过程中使用的测试用例(Test case)。测试用例主要用来检验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因此不但需要测试的输入数据,而且需要针对这些输入数据的预期输出结果。如果对测试输入数据没有给出预期的程序输出结果,那么就缺少了检验实测结果的基准,就有可能把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结果当成正确结果。
(3)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
测试工作需要严格的作风,客观的态度和冷静的情绪。人们常由于各种原因具有一种不愿否定自己工作的心理,认为揭露自己程序中的问题总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这一心理状态就成为测试自己程序的障碍。另外,程序员对软件规格说明理解错误而引入的错误则更难发现。如果由别人来测试程序员编写的程序,可能会更客观,更有效,并更容易取得成功。要注意的是,这点不能与程序的调试(debuging)相混淆。调试由程序员自己来做可能更有效。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