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综述
基于组织对关键过程域的支持,CMM定义了软件过程成熟度的五个级别。级别1(初始级)描述了不成熟,或者说是未定义的过程的组织。级别2(可重复级),级别3(已定义级),级别4(已管理级)和级别5(优化级)分别描述了软件过程成熟度级别递增的组织。和这些级别相关的KPA是:
级别2: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
级别3:组织级过程焦点,组织级过程定义,培训大纲,集成软件管理,软件产品工程,组间协调,同行评审。
级别4:定量过程管理,软件质量管理
级别5:缺陷预防,技术更新管理,过程更改管理
多数组织的基本目标是达到成熟度3级。评估组织当前的成熟度级别的手段之一是软件能力评估(SCE)。SCE通过评估软件过程(一般以方针陈述的形式)和项目实践来确定该组织是否言行一致。组织的过程体现了"如实记录所做的工作",项目实施(对该过程的特定剪裁和解释)应该证明"说到做到"。
CMMI 综述
软件成熟度模型(CMM v1.0)最早是软件工程学院开发的,并特别提出软件过程成熟度。1990年,该模型首次发布,在许多领域被成功地采纳和使用。其他学科的CMM也相继开发,例如系统工程、人员、集成产品开发、软件采购等等。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