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测试技术
  • 软件测试博客
  • 软件测试视频
  • 开源软件测试技术
  • 软件测试论坛
  • 软件测试沙龙
  • 软件测试资料下载
  • 软件测试杂志
  • 软件测试人才招聘
    暂时没有公告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置疑Wiki可信度 匿名不等同于开放来源

发布: 2007-6-13 20:02 | 作者: Randall Stross | 来源: | 查看: 14次 | 进入软件测试论坛讨论

领测软件测试网

免费在线版百科全书维基百科(Wikipedia)目前提供以下服务:每月50亿页、120种语言,以及超过100万篇的英语文章。但一个挥之不去的认知问题是:一篇作者不知是谁的文章,值不值得采信?

维基百科管理者认为可信,但我不以为然。

维基百科不找专家,直接邀请大众共襄盛举。可撰写文章,也可修改别人的文章。不需要任何专业背景,甚至不需挂名。听起来很诱人吗你可立刻动手。这套制度依据的信念是,一群没没无名但满怀热忱的人,凭着团结力量大的优势,即使不具备传统的公信力,也可胜任编辑的监督角色。只要对某个主题有兴趣的人士,都能主动筛除讹误的信息,并增添新的材料。

乍看之下,这听起来简单明了。但是,诸如文章的哪些段落有问题,哪些是值得收录在百科全书的词条,或后来的订正对原作是补强还是破坏,向来会引起争议。

维基百科崇尚平等主义,不分学生或诺贝尔奖得主,一律赋予“社区”中的每个人平等的发言权。这种制度难以解决智识上的争议。

如果有一个权威的担保者,能保证文章的品质,对维基百科的信誉及其内部的编辑过程会有助益。套用图书馆与信息科学术语,一般读者如果欠缺判断信息内容的专业知识时,只能凭“间接知识基准”(secondary epistemic criteria)线索,来推断信息的可信度。

权威重要还是过程重要?

从前,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聘请爱因斯坦、佛洛伊德、居里等权威学者撰文,来强化这部百科全书的公信力。相形之下,维基百科几乎未提供任何线索,让读者据以评估这部百科全书的文章大致可不可信。列出的一串编辑名字,只是用于电脑屏幕上的化名,匿名编辑者甚至只附上互联网协定(IP)位址的数字码。以前,解释“时空”(Space-Time)的文章篇末会附上“爱因斯坦”的大名,这种作法难道不比今天标注“71.240.205.101”的线索,更能判断文章的可信度吗

专家愿意拿自己的专业信誉为一篇文章背书,让百科全书更具公信力。维基百科舍弃这种制度之后,拿什么取而代之

上周,我拿这个问题询问维基百科创始人Jimmy Wales。他表示,个别撰稿人对大英百科的重要性无足轻重。他说:“民众信赖大英百科的某篇文章,不是依据文章作者是谁,而是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群编辑审核某篇文章,然后编修过程就画下句点。对照下,维基百科的文章受到不断的查看,永无休止的修订。

他预言,将来,会变得奇怪的,会是大英百科的编辑过程。他说:“读者会问:‘这只由一个人写出来的吗只经过两、三人审核吗这种过程的产物,教我如何采信?’ ”

维基百科社区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例如,英语版维基百科的总词条最近增加到100万篇。第100万篇是关于格拉斯哥(Glasgow)的Jordanhill火车站,原始的文章只有寥寥几段,但已足敷一般读者的需求。然而,一周后,社区人士增修纪录总计640笔。

如果每一种主题,都能采用这种作法,不需诉诸于专业学识,也不会牵扯出火爆的论战,那么我们可信赖匿名编修社区会产生高品质的作品。但Jordanhill火车站一文是特例,而非常态。

举例说,介绍人物生平的词条(biographical entries)通常会引起争议。最近发生的风波已凸显出人人都可能擅改文章的问题。

就连Wales本人,也不顾维基百科对“谈论你本人文章”的指导原则,迳自修改评论他的维基人物简介;每当有人修改,他就再改回去。这些事件,即使只是少数,也无助维基百科为这种“来者不拒”的编修过程奠定合法性。

Wales是全职自愿者,和其他数千名自愿编辑一样,都热心投入这项非盈利性计划,值得肯定。截至目前为止,他让维基百科在不受广告干扰下持续运作,也值得喝彩。在他的监督下,这套系统在自我查看方面开诚布公,令人欣喜。

话虽如此。维基百科2001年才上路,假以时日,Wales和他的同伴可能会察觉,指定一人作为某篇文章的监督编辑,会提升整部百科全书的信誉。

在维基百科最近发生文章遭乱改引发恶评的事件后,Wales已宣布小幅的改革措施。匿名访客不再能获准另辟网页,不过还是能够修改现有的文章。为防止有些人针对特定的文章恶作剧,Wales已实施一项“半保护”(semi-protection)政策,使用者必须先注册,至少四天后才能获准修改受到保护的文章。他说:“假如有人真的想写:‘布什是猪头。’他必须等上四天。”

Wiki还不等于开放源代码

但维基百科的制度必须进一步改良,才能迎头赶上更周延的在线协作模式:开放源代码运动。

维基百科和Linux这类开源计划有许多共同点:非盈利性质、知识型事业、动员自愿者的投入。但两者仍有很大的差别。

主管逾八万个开源计划的SourceForge.net管理者开源技术集团(the Open Source Technology Group)的副总裁Jeff Bates说:“维基百科以开源自居,听在我耳里觉得刺耳。”他指出,每项开源计划都有一位“慈祥的独裁者”,是最终的负责人,即使源代码是众人的贡献。他强调,唯有“某人用自己的名字背书”,才会产生好东西。

维基百科是好东西,但要等到100万篇而且日益增多的文章都逐一完成严谨的审核、润饰,恐怕还得经过漫长的等待。目前只有923篇已被核定为象征优质的“featured”等级,而依照现行的共识决审核过程,每天只能产生一篇。

Wales对这种步调不满意,似乎有意检讨这种仿照开源软件的模式。仰赖自愿者贡献的软件开发过程有两阶段:一是订定自由加入的政策,鼓励自愿者共襄盛举。然后,订出一项具约束性的政策,以便控工艺序码的品质,以备发布。他说,Wikipedia采用“半套模式”。

无庸置疑,维基百科的自愿者讨论的话题数目远胜过大英百科等盈利性的组织,而且更新速度也很快。但是,匿名性却有碍维基百科建立起公信力。维基百科社区说对了一件事,就是维基百科目前的形式只是测试版。未来要推出1.0版,水准还有待提升。(编按:CNET采用纽约时报授权文章 作者Randall Stross是历史学家兼作家,目前居住在加州硅谷。)

(责任编辑:铭铭)

延伸阅读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


关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 领测软件测试网合作伙伴 | 广告服务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领测软件测试网)|领测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北京理工科技大厦1402室 京ICP备10010545号-5
技术支持和业务联系:info@testage.com.cn 电话:010-51297073

软件测试 | 领测国际ISTQBISTQB官网TMMiTMMi认证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领测软件测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