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软件测试成熟度模型(TMM)
软件测试成熟度模型(TMM)[3]是当前影响力最大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作为一类等级递增模型,它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的测试阶段划分和测试目标定义的发展历程。它来源于当前的工程实践总结,并充分利用了Beizer的测试人员思考模式的进化模型。它能够用于分析软件测试机构运作过程中最优秀或最混乱的区域,并辅助软件测试机构进行测试过程的评估与改进。
TMM制定了五个成熟度等级:初始级,阶段定义级,集成级,管理和度量级,优化、缺陷预防和质量控制级。各级成熟度水平包含了一组成熟度目标和子目标,以及支持它们的任务、职责和活动。
5.1第一级 初始级
TMM初始级软件测试过程的特点是测试过程无序,有时甚至是混乱的,几乎没有妥善的定义。初始级中软件的测试与调试常常被混为一谈,软件开发过程中缺乏测试资源,工具以及训练有素的测试人员。初始级的软件测试过程没有定义成熟度目标。
5.2第二级 阶段定义级
TMM的阶段定义级中,测试活动是按照计划进行的,测试己具备基本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如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软件的测试与调试己经明确地被区分开。这时,测试被定义为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它紧随在编码阶段之后。但在定义级中,测试计划往往在编码之后才得以制订,这显然有背于软件工程的要求。
TMM的阶段定义级中需实现3个成熟度目标:制订测试与调试的目标和策略,启动测试计划过程,制度化基本的测试技术和方法。
5.3第三级 集成级
在集成级,测试不仅仅是跟随在编码阶段之后的一个阶段,它已被扩展成与软件生命周期融为一体的、一组已定义的活动。测试活动遵循软件生命周期的V字模型。测试人员在需求分析阶段便开始着手制订测试计划,并根据用户或客户需求建立测试目标,同时设计测试用例并制订测试通过准则。在集成级上,应成立软件测试机构,提供测试技术培训,关键的测试活动应有相应的测试工具予以支持。在该测试成熟度等级上,没有正式的评审程序,没有建立质量过程和产品属性的测试度量。集成级要实现4个成熟度目标,它们分别是:建立软件测试机构,制订技术培训计划,软件全寿命周期测试,控制和监督测试过程。
在TMM的定义级,测试过程中引入计划能力。在TMM的集成级,测试过程引入控制和监督活动。两者均为测试过程提供了可见性,为测试过程持续进行提供保证。
5.4第四级 管理和度量级
在管理和度量级,测试活动除测试被测程序外,还包括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评审,审查和追查,使测试活动涵盖了软件验证和软件确认活动。根据管理和度量级的要求,软件工作产品以及与测试相关的工作产品,如测试计划,测试设计和测试步骤都要经过评审。因为测试是一个可以量化并度量的过程。为了度量测试过程,测试人员应建立测试数据库,收集和记录各软件工程项目中使用的测试用例,记录缺陷并按缺陷的严重程度划分等级。此外,所建立的测试规程应能够支持软件组织最终对测试过程的控制和度量。管理和度量级有3个要实现的成熟度目标:建立组织范围内的评审程序,建立测试过程的度量程序和软件质量评价。
5.5第五级 优化、预防缺陷和质量控制级
由于本级的测试过程是可重复的、已定义的、已管理的和己度量的,因此软件组织能够优化调整和持续改进测试过程。测试过程的管理为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提供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优化、预防缺陷和质量控制级有3个要实现的成熟度目标:应用过程数据预防缺陷,质量控制,测试过程优化。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