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瓶颈之我见软件测试培训
作为一个在IT行业从业7年多的“经验”,本人作为一个外行的旁观者,对于软件测试给予一个“菜鸟级”的评述,不介意大家仍来的烂柿子和臭鸡蛋,只是想把自己对于这门行业的“疏狂想法”与大家分享之。
我想我一定是一个求全责备的傻瓜,以至于在IT行业里“纵横”了7年多,却只是个入门级的菜鸟;我想我又一定是个不幸的幸运者,毕竟浅尝辄止的目睹和变相参与了N多个IT项目,从IT项目系统最初的申报、策划、执行到后期的验收、推广及培训等等都有涉猎,而在这个过程中,唯一“感冒”的便是系统开发过程的测试工作。
这个单位极其不完善,从始至终几乎无测试部门或人员,作为一名外行,早年我也参与了部分系统的测试工作,仅仅限于手工点击,似乎任何一个外行都能点出很多问题,有些问题还是无法运行的大问题。也许一般的小型IT公司都会让一些人随机的点点就完了。
鉴于本人做事一向过于认真,(以后证明这是“错误”的)。就找来很多测试书籍或是测试方法、测试用例等等相关的较为专业的测试流程自学之,自己编写测试用例等,后来才发现,等我都熟知并应用了这一流程后,没人采纳和予以实行,毕竟这个环节对领导层或是开发层来说,无关紧要。尤其,再近2年任项目经理期间,更是将测试纳入正轨,结果乎,可想而知啊。
测试之瓶颈1:测试到底什么时期开始?从长远及全面角度看,应该贯穿整个项目进行的始末。但有多少公司真的能做到这样呢?一般情况都是系统完成后进行测试,一般情况下,开发人员做白盒测试(单元测试,代码调试),再用测试人员用工具或是手动进行一些简要的功能性或界面测试。这是目前比较行之有效且很多稍微正规的IT公司采用的手法,但对于一个发展的企业来说,前期的开发文档的测试,也是不容忽视的。有些潜在的隐患在设计文档中就已经暴露了,而对于这部分的测试一般都以评审取代了。
瓶颈2:测试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一个优秀的测试工程师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他既要懂的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又要懂的如何平衡主要测试点和测试效率及测试用具的使用。同时,测试工作也是一个精细且全面考量系统性能的重要环节,鉴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及配置环境,测试的内容和所要考量的其它相关性能,即关联性,这同样非常重要。
譬如: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测试(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在对一些程序的功能实现上,还要考量系统的运行速度,CPU的占用率等等。总之,不同的运行环境,对于性能参数的测试至关重要。
瓶颈3:测试的报告记录。一个测试完成后的测试问题报告单极为重要,对于结果的分析更为重要。一般公司每完成一个项目后都只把测试问题修改后,然后备案即可。但疏不知对于结果的分析也可能会发现更重要的问题或是对于今后开发工作的一个很好的借鉴。
所有的测试瓶颈问题都归于一个思想,那就是效率和利润的平衡问题。在追求眼前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很少会有企业关注测试这一块重中之重,同理,也就不会有人专注测试的工作。毕竟,也许你做10年的测试工作也付出的代价也不足以一个开发人员2年作出的努力;也许你用了很多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而测试出的问题可有可无,无关紧要,更可怕的是,一提交客户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可再现的错误,也许是系统不稳定造成的,也许是其它因素,这时,最让人头疼。虽说没有完美的程序,但还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认可,而测试这一行业,或者说这一工作,得到认可或是收获的价值,有时候很难察觉或是得到。
不要以为测试工作很简单,其实它既是一门技能,也是一门技艺。也许穷极一生都很难达到一种完美或是权威。尤其在国内,接触过太多的公司或是软件系统,国内的软件应用性很差,生命力太短,也许要健全或是发展中国的软件行业,同样也需要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只为了利润或是利益而做的工作,永远无法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他只能满足短期的目标,而我们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渡时期,所能做的也许只有此了,毕竟赶上发达国家的开发和研发水平还要有很艰难的一段路程。
拿来主义固然值得借鉴,但终究还是要创新和发展,谈得有点远了。也许,当我们把计算机技术利用中国千年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角度去发展,或许才会有所突破吧!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