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通用图形软件, 例如美国Autodesk公司的AutoCAD软件。这类软件用于绘制施工详图、施工设施布置图等。
5 系统评估准则
评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指标有多种, 如系统的实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等。同样, 也有必要建立一些准则来评估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适用性。基于上述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的3个方面, 本研究提出“功能测度”的概念, 并根据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列出如下9个主要的功能测度,用来代表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特征。显而易见, 对于具体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 满足这些测度的程度越好, 它的适应性就越强, 同时会给项目管理带来越大的好处。
(1) 考虑主要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目的是确保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能适应不同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2) 考虑项目总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方式中主要类型。目的是确保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能适应不同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的变化。
(3) 允许对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设置。系统能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管理工作, 设定该工作的开展包含哪些步骤, 每一步由哪个部门(组) 的哪个人来负责,以及每一步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成果。目的是确保系统能适应工作流程的变化。
(4) 可以集成已有的成熟软件。如办公自动化(Microsoft Office)软件等,目的是确保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使得已有的成熟软件能得到应用。
(5) 能通过集成已有的软件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包括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屋子管理、机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目的是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包含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方面。
(6) 能够设置信息交流文档的内容和格式。例如, 各地方规范中关于文档格式的规定可能不一, 目的是便于对文档格式的修改。
(7) 包含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目的是确保主要的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应用在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 以便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8) 提供必要的外部接口。目的是适应外部信息化环境。例如, 工程参建各方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数据的来源仍是基于纸介质, 或者仍需按照特定格式提交纸介质的文档。
(9) 对信息进行集成化的管理。目的是便于信息的再利用。系统可以使项目管理信息沉淀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 可以根据信息重用的需求, 正确地输出信息。
6 结语
本文针对施工总承包商的项目管理,建立了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框架包含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考虑了现有的项目管理模式和施工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该框架可以用于帮助研究人员认识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的范畴和相关问题,也可用于项目管理人员在选购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时评估已有的系统。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