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和开发了解,目前加锁方式去控制并发一般会在程序块里和在数据库级别去做。
1、程序块里的锁一般是针对某个变量(全局变量)的操作的并发。
举例说明,比如很多地方会用到地名(假设有上海、杭州、金华三个地名)的一个下拉列表,而并不是说每次去查询数据库表的方式来取到这个值的,处于性能考虑,程序实现的时候通常会考虑用缓存的方式来做。将数据库表的这些数据先取出来放于一个变量list中(A)作为缓存,然后再做一个更新缓存的功能专门用来更新这个变量的取值,而此时更新缓存的这个动作就会可能出现并发,因为这个更新缓存的类是又一个变量和一个赋值的方法组成的,并且程序加载的时候就做了实例化;当多个用户同时点击更新缓存的时候,就有可能说出现这种情况,前一个更新缓存的请求处理了一半(仅仅将上海赋值给A),后一个更新缓存的请求又起来了,最后更新完之后,变量A中就会分别出现2个上海,2个杭州,2个金华。
对于这种情况要控制并发的话,通常是加synchronize方法来给这个程序块加锁,每次去触发更新缓存的请求的时候就先上这个锁,等第一个线程处理完毕之后再解锁,这个时候第二个线程才可以进入。
2、数据库级别的锁一般是同时去操作同一条数据的时候会用到的,这种情况一般用for update去控制并发。而这个锁肯定是在一个事务里面的(事务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上锁,然后再后续的动作),因为是做为这个事务的一部分的,当事务提交或者回滚之后,这个锁会自动失效。(这个你可以联想在pl sql里去for update之后,要进行提交或者回滚那么就不会再锁住记录了)。这种情况一般都会有update记录状态的动作。
事务控制并不一定是多表操作的时候用到的。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