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总结出了两种全量备份方案:
一、使用Sybase的Backup Server(备份服务器),做Dump备份
转储数据库(Dump database),就是为整个数据库(包括数据、表结构、触发器、游标、存储过程、事务日志等)做一次物理备份。转储数据库时,系统自动执行一次checkpoint,即将日志和数据从缓冲区拷贝到硬盘(只拷贝脏页),把已被分配的页(日志和数据)转储到设备。
命令格式为:
dump database 数据库名 to 设备文件名 with 参数
如果备份到硬盘的文件上,可以不预先估算备份文件的大小,只要硬盘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就可以。如果是备份到dds磁带上,那么就要估算一下备份后的大小,90米的dds磁带压缩存储空间为4G,120米的磁带压缩存储空间为8G,如果数据库的备份文件超过了这个尺寸,就要考虑多文件转储,使用stripe参数。
命令格式为:
dump database 数据库名 to 设备文件名1
stripe on 设备文件名2
stripe on 设备文件名3……
with 参数
这种数据备份方式是将整个数据库的运行环境完整的复制一份,包括数据库的脏页和碎片,在使用load命令恢复时,只能恢复到同样大小的数据库中(数据和日志的大小都只能和原来完全一致),适用于在每天的日终营业网点下班后的日常备份。优点是数据库完整无误,缺点是不能直接查看备份内容。
二、分数据结构和数据记录做两次备份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机的数据库都比较庞大,而实验机则相对较小,难以在实验环境中以load命令恢复工作机的内容。所以,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第二种全量备份方案。
1、数据结构备份
在windows平台的Sybase SQL Server Manager(数据库管理)平台中选择ServeràGenerate ddl则产生整个数据库服务器的所有信息,如果选择databaseàgenerate ddl则产生所选定数据库的信息,以master库为例,产生的文件主要包括:config.ddl(配置)、devices.ddl(设备)、database.ddl(数据库)、logins.ddl(用户)、remote.ddl(远程)、cache.ddl(缓冲)、segment.ddl()、group.ddl(用户组)、user.ddl(用户)、default.ddl(确省)、rule.ddl(规则)、udt.ddl、table.ddl(表)、view.ddl(视图)、proc.ddl(存储过程)、triger.ddl(触发器)。
2、数据记录备份
将数据库各表以Sybase自代的bcp(bulk copy)工具的方式导成一定格式的文本文件,命令格式:
bcp 表名 out 路径名 文件名 -c -t 分隔符 -u (用户名)-p(密码)-S(服务器名)
如果将一个数据库中的所有表都做一个bcp备份,就需要针对每一个表都做一次bcp,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数据库有100多个表,工作量比较大。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系统表信息做一个bcp备份脚本。原理是每一个用户表在系统表中都有信息记载,可以通过isql语句查询得到。现举一例说明:
1)、先编辑一个名为mkbcpout.sql的文件,内容如下:
"+"bcp "+name+" out ./+"name+".table -c -t '|' -Uuser -Ppassword -S SERVER" from sysobjects where type='U'
go
2)、执行isql命令,以此文件作为输入,执行结果输出到另外一个文件里:
3)、对bcppout文件稍微修改,增加可执行权限
4)、执行bcpout,导出数据文本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