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信息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特征,发达国家往往通过控制国际标准的制定来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跨国公司则通过技术专利演变成事实标准,以保持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并获取高额、稳定的收益。在RFID标准中包含着大量的关键技术,独立自主的制定中国RFID标准,实现我国RFID产业与应用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这是我国信息业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1993年我们以“三金工程”(金桥、金卡、金关)启动了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三金”工程是跨部门、跨地区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参与的部门多,技术协调工作量极大。为了使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与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共享,必须率先制定统一的规范与标准,所以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电子工业部等五个部门联合组成的国家金卡工程办公室,立即成立了四个工作小组,其中之一就是标准化工作组。
1994年我们首先组织编制了《三金工程标准化总体指南》、《三金工程标准化指南》、《金桥工程标准化指南》、《金卡工程标准化指南》、《金关工程标准化指南》。时任的邹家华副总理为《指南》题词:“标准化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政策”;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胡启立题词:“标准先行,建设三金”,“标准化是三金工程的重要技术保证”。这为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在全国顺利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在IT业界工作40年,在部机关也已32年,深刻体会到标准与知识产权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是何等的重要!我也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太多的因缺失核心技术和标准,造成产业发展的被动与财富的流失,教训是刻骨铭心的!这也就是近20年来,我们为什么这么强调自力更生、坚持产用结合、重视自主创新、提倡支持国货!特别在信息产业部成立后,我们努力促成国家出台了18号文件支持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争取到5号文件的政策支持,成功组织实施了移动通信产品研发专项,仅用十年时间,使移动通信产业从零起步、发展到今天3G全线产品的突破,其发展业绩令世人瞩目;这也是十年前激励我们在TD-SCDMA标准研发及产业初创的最困难时期,能够坚定的、义无反顾的支持其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所在!
回首往事,相对太多的失落,我们成功的案例显得还很苍白。自2004年起,我们又为研制中国自己的RFID标准和移动支付标准而鸣锣开道。我们主张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的标准战略,坚持开放和兼容,但更懂得自主创新和抢占标准、专利制高点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它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和财源,更是信息安全与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
什么是我们的国情?我认为:我们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就决定了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对世界有所贡献;我们不能做享其成,总跟着别人走。“发展中国家”就是表明我们还不富裕,中国做事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无论是信息产业的发展,还是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我们都不能花钱去买,靠从国外买回来一个现代化与信息化,我们没有这个财力!因此,从国情出发,我们应该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至少要惠及13亿百姓,必须要自主创新制定国家的标准;同时还要坚持对外开放,有责任和义务实现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因此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这是我们的国情决定的。
制定标准也要坚持对外开放和兼容。因为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中必须要互联互通,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共享。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努力争取将我国自主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或将具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纳入国际相关标准中;允许国际通用行业标准与特定领域自主标准共生共荣。借鉴国外成熟标准,实现互连互通和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我们的标准战略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
三 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必须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突出抓好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格局面临深刻调整,金融危机影响还将持续。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序幕已经拉开。发达国家重新重视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正在抢占未来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我国仍处在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在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也成为催生世界经济新变革的巨大动力。13亿人口孕育的广阔国内市场,使我国具备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我们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技术产品自给率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够。信息技术应用虽然抓了30多年,但应用与市场的需求是与日俱增、不断变化的,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落实,以及“调结构、惠民生、抓创新、促发展”的每一项重大发展战略都要求信息产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支撑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我们深感压力和紧迫感。我们也深知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在机制、体制及概念等方面都存在众多的不适应,信息化工作急需加强,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