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贴【2004-6-14】:TCL简介
TCL是一脚本解释器,具有基本的语言特性,支持整型和字符串变量,支持循环等控制结构;同时它具有灵活的扩展性和跨平台的特性,后者是它最主要的特性。通过TCL脚本可以编写测试用例,通过扩展功能,可以扩展你想要的测试动作。最终目的是将测试的自动化和 灵活性(可扩展性)结合在一起。
TCL提供以下接口:
1、用户接口
对用户提供语言特性,如循环、条件判断等控制结构,通过它用户可以灵活的书写测试用例;当然只 提供语言特性远远不够,因为业务千差万别,所以用户需要业务接口,从而完成特定的测试任务。 而业务接口,是通过下面的程序员接口实现。
2、程序员接口
用户可以编写自己命令,它包括用户层(即名字)和实现层(通过C语言实现),然后用TCL提供的注册 函数登记,以后命令就可灵活的嵌入到脚本中了。
TCL测试模型分三部分:
被测试程序(由开发人员编写)----测试人员应搞清楚程序结构和业务功能,指导扩展命令的设计。
测试代码(由测试设计人员编写) ---通过程序员接口,提供给脚本扩展命令。
测试用例(TCL脚本形式,由测试执行人员编写)---通过脚本对扩展命令进一步组合。
第30贴【2004-6-15】:CMM的五级简介
CMM为企业的软件过程能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进化框架,阶梯共有五级。第一级只是一个起点,任何准备按CMM体系进化的企业都自然处于这个起点上,并通过它向第二级迈进。除第一级外,每一级都设定了一组目标,如果达到了这组目标,则表明达到了这个成熟级别,可以向下一级别迈进。
第一级、初始级:
初始级的软件过程是未加定义的随意过程,项目的执行是随意甚至是混乱的。也许有些企业制定了一些软件工程规范,但若这些规范未能覆盖基本的关键过程要求,且执行没有政策、资源等方面的保证时,那么它仍然被视为初始级。
第二级、重复级:
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人们总结出软件开发的首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因此,第二级的焦点集中在软件管理过程上。一个可管理的过程则是一个可重复的过程,可重复的过程才能逐渐改进和成熟。可重复级的管理过程包括了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配置管理和子合同管理五个方面;其中项目管理过程又分为计划过程和跟踪与监控过程。通过实施这些过程,从管理角度可以看到一个按计划执行的且阶段可控的软件开发过程。
第三级、定义级:
在可重复级定义了管理的基本过程,而没有定义执行的步骤标准。在第三级则要求制定企业范围的工程化标准,并将这些标准集成到企业软件开发标准过程中去。所有开发的项目需根据这个标准过程,裁剪出与项目适宜的过程,并且按照过程执行。过程的裁剪不是随意的,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企业有关人员的批准。
第四级、管理级:
第四级的管理是量化的管理。所有过程需建立相应的度量方式,所有产品的质量(包括工作产品和提交给用户的最终产品)需要有明确的度量指标。这些度量应是详尽的,且可用于理解和控制软件过程和产品。量化控制将使软件开发真正成为一种工业生产活动。
第五级、优化级:
优化级的目标是达到一个持续改善的境界。所谓持续改善是指可以根据过程执行的反馈信息来改善下一步的执行过程,即优化执行步骤。如果企业达到了第五级,就表明该企业能够根据实际的项目性质、技术等因素,不断调整软件生产过程以求达到最佳。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