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被认为是最艰难和最缓慢的。在SPI实践中,需要并行地进行着三个方面的变革。要特别加以关注的是人的变革,面对中国企业深厚的人治文化,人的因素成为SPI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文化变革
上文提到,在三种变革对象中,人的变革是最困难的,实施文化变革将有效促成人的变革。
组织文化的变革应在整体变革之初就进行,甚至更早。首先进行的是组织文化分析,包括评估现有文化,将现有文化与预期文化进行比较,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这是组织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方法。
第二,宣传危机意识,要知道旧的文化根深蒂固,转变起来谈何容易,除非向人们传递一种紧迫感,否者,将很难看到人们对变革的努力作出积极的反应。
第三,改变管理者。使得管理者首先认同变革,并积极加入到变革推进者的行列。必要时,任命新的具有变革意识的管理者。
第四,调整组织架构,这与改变管理者具有同样的效果:向组织传递管理当局变革的决心。
第五,树立新的典型,传播新的理念,要问自己:旧典型是否支持新文化?
第六,改革人力资源体系,包括绩效考核和人员选拔制度,以支持新的价值观。
文化变革要深入分析不同的现实情况的影响。一般认为,小而新的组织比较容易建立新的价值观,强和统一的企业文化较难改变。强管理型文化比销售型文化有助于SPI体系的推进,此时,企业行政的力量真正成为推进SPI的动力;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中小企业,随着变革的推进,高层管理的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从动力转变成障碍,这已成为中小企业变革管理的一大课题。
变革者要善于利用有利的“天时”快速推进变革,比如组织遇到巨大的危机,组织领导人的更迭等。
文化变革的一些具体手段包括:培训,象征性事件,媒体宣传(包括内刊、网站、电子邮件等),正式活动(比如年度大会、质量分析会、周会、总结会等),非正式活动(比如质量小组研讨会、推荐读物等),权力运用(比如专家权力、正式权力、潜示权、奖励与惩罚权、个人魅力等)。
最佳实践交流
最佳实践是指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组合,一种理论和方法之所以能够成为最佳实践,是因为它与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充分结合。再好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不能被人们接受,都是徒劳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
我们看到,各类西方理论在中国的实践,都会遇到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人们最终将发现,成功不是因为对理论了解得多深,而是与本地实际情况融合得多深。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空白地带,不妨把它们都归结为最佳实践,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正是最佳实践把理论的威力真正发挥出来,也正是因为最佳实践使各方都真正获益。
未来,随着环境和组织的巨变,变革将更具挑战性。变革实践的交流也必将获得人们日益的重视。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