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软件企业,在项目过程中,须提交一些进度报告、总结报告,报告中可能会有进度情况、成本情况的一些数据。收集这些数据的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想了解项目的进度、成本情况,并与计划的情况进行比较,采取必要的措施。
例:进度报告(节选)
任务概述
计划完成日期
时间完成日期
偏差分析
任务1
8月3日
8月5日
…….
任务2
8月10日
8月11日
…….
任务n
8月15日
未完成
…….
在软件测试中,会记录各类缺陷的情况,并且在测试报告中报告缺陷的一些数据。项目组会根据缺陷方面的数据,分析软件的质量,并考虑后续的改进措施。
例:测试报告(节选):
严重级别
已解决的缺陷数量
未解决的缺陷数量
致命
2 0
严重
6 1
一般
20 2
轻微
15 4
汇总
43 7
总缺陷数量 :50
建议:需要在后续版本中修复没有解决的缺陷。
“感知级”的企业,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1) 有明确的度量目的。
2) 有度量值的比较基准,如例子中的计划完成时间与实际完成时间的对比。
3) 被度量对象的属性定义得比较清楚,如上例中缺陷的属性。
4) 对度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要考虑改进措施。
“感知级”的企业,应该满足CMMI2级中MA(度量)这个PA的要求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MA个PA。
下面这种情况,算不算“感知级”呢?
在项目总结报告中,统计项目进度、成本等情况,分析与计划比较的差异,提出对以后有用的改进意见。
如果只在项目总结报告的时候,才进行度量的话,是不能算“感知级”的,度量的结果要能用于项目管理,而不是项目结束后了统计出到一些数字,尽管这些数字可以用来改善以后的工作,但对该项目本身工作的改善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
达到初级量化管理的企业,能明确量化管理的目标,通过合适的度量办法,“感知”项目的各类参数,并根据各度量指标的实际数值,采取改善项目行为的措施。
5. 中级量化管理-经验级
进行量化管理过程中,我们能得到各类参数值,但该参数值应该怎样才算合理呢?例如进度偏差多少才算合理?遗留缺陷数量多少个才算合理?
前面提到用“功能点”法来估算项目的规模,然后我们可以由规模导出工作量,但规模与工作量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呢?怎样根据规模导出工作量呢?相同规模的软件,不同的软件企业来做,导出的工作量是不一样的。
进行初级量化管理的时候,企业通过实际的参数值,来“感觉”项目的状况,当积累足够多数据的时候,管理者可能会找出项目间的一些共同的数据特点,如可以统计出“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这些数据,可以描述组织整体的性能。
当数据积累比较多的时候,组织级的经验数据,可以用来指导管理以后的项目,例如可以用组织的平均值做为量化管理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达到了中级量化管理水平了。
中级量化管理有以下特点:
1) 对历史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得出一些数值,从这些数据能大概掌握企业的能力状况。
2) 根据大概的企业能力状况,定出项目量化的管理目标,并用于管理项目。
3) 利用历史的经验数据,由项目规模导出工作量。
例:项目规模与工作量的关系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