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观中国软件测试业的尴尬[2] 软件测试
这就是自动测试的尴尬:
一方面,在低成本运作模式下,时间、人力、物力非常有限,研发人手都紧张,哪有资源来开发自动框架?
另一方面,则是对测试目的的认知问题:是以找bug为主?还是以验证功能为主?自动测试可代替人力做很多重复性的验证工作,却不能找到太多bug。而很多情况下对测试工作的认可,就如同对杀毒软件的认可一样:光扫描到系统正常不好,非要杀出个病毒来才觉得它有效。否则,就会想:为什么要花高代价去做业绩有限的活?
XX研究院在2000年被拆分到各事业部,测试中心也随之分解为若干小组,对应到各研发部门的各研发组。分解以后,大公司小作坊式的管理方式更为突出,由于没有了测试中心的统一管理指导、协调调度,导致测试方法和测试理念也一度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仍以黑盒、手动为测试主导。业内颇有影响的XX公司都是如此,何况小的"国软"企业呢?
四、公司地位的尴尬
一人之见:“国软”企业对测试的重视仅停留在口头上。
一方面,很多单位都赋予测试很大的约束性权力,测试中心曾一度以品质保证,过程管理,ISO、CMM多种角色出现,看似约束权力很大,实质上都是虚的。这也正是导致研发和测试形成对立观念的原因之一。研发人员虽然面对着黑纸白字红印章的条条款款口口称是,心里却骂着“拿着鸡毛当令箭”。内心不服,权力有时也就成了形同虚设,很多被对策掉了。而同时,测试方面若有过多的沟通,又容易被管理者理解为妥协。
测试人员待遇较低,且很容易成为重大奖励性政策的忽略对象,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从侧面真实反映了公司对待测试的重视程度。第二任XX研究院院长XXX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好的软件是写出来的,不是测出来的”。最初,我曾驳斥过,但后来论证这句话确实是正确的。这其实也暗示了“国软”测试人员的尴尬命运,即潜意识里,已成为研发的附庸。
很多“国软”企业的测试,离完全自动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只要企业还在开发产品,那么就需要有手动测试,也离不开手动测试。虽然成为一名高级的手动测试专家并非易事,但面对尴尬也是无可奈何。要么自己多用些心,要么退步抽身早。
文章来源于领测软件测试网 https://www.ltesting.net/